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011-09-09 17:29:59)
标签:
少儿中国家庭教育赏识教育育儿教育 |
分类: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到底取决于什么,我想大家在论坛里已经了解到了不少。这篇文章可能会有些重复。但我在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得不写下一些东西,来安慰一下我的脑袋,不然会觉得对不起它。而我在写那篇理论与方法的时候提到了理论是条线的问题,那我在这里不想长篇大论的去讨论这个,而是想先列出几条便于大家思考。
一、家长是孩子长期与全方位的教师;
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主导作用;
三、家长是孩子的榜样;
四、应有高度的教育义务感和责任感;
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六、科学的教养方式;
七、具备教育子女的能力;
八、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
九、具备高尚的品德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是我在一本教材中找到的几句话,当中的一些小条款我没有写进来。看完后我就在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全世界也找不出一对合格的父母。因为要求的太完美了,无法让人完全做到啊。可从这些条款中,我们不难发现和领悟到一些东西:方法就像工具,理论就是图纸啊。理论的东西我不说了,大家可以从上面引申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最好能在下面回帖,然后分享。那么我现在就说一些具体应该怎样做,家长到底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并改变些什么。下面有没做到的地方,试着去改变吧。不为别的,只为孩子。
1、以身作则:之所以把这一点放在前面,就是因为它的重要性。孩子在家庭中的学习永远都是以耳熏目染的,那么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在教育着孩子。不信?那你回想一下,孩子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跟我爸学的、我妈就是这么做的,对吗?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做到不犯错,但记住,就算犯了,也要承认错误。
2、认识差异:家长的以身作则是影响,那么有些时候这些“身与则”是安排出来的。也就是说,是故意做给孩子看的,那么,我们就要知道自己孩子的特点:不可只重优点忽视缺点,更不可只关注缺点啊!那么区别到底是什么?特点是什么?简单说就几种:适应能力、敏感度、情绪变化、专注力、智力发展(语言、计算、人际、思维。。。)等等几个方面。我想做为父母,了解孩子这些方面应该不难。
3、夫妻双方的教育态度要一致:很多父母喜欢一个黑脸,一个白脸。如果有姥姥或奶奶,得~~更是这样了。一个打一个护,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这样会让孩子陷入矛盾当中,成年后会有焦虑的人格存在。所以首先,如果夫妻有矛盾,单独去解决。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其次,对待孩子问题不管是父母还是姥姥奶奶,态度都要一致,最后,如果是惩罚教育,那么在最后要给孩子一个拥抱,让孩子知道,犯错只是一件事情的问题,而不会失去父母的爱。这一点极为重要。
4、循序渐近:很多父母看着孩子的某一问题这个急呀。恨不得你说完他就改,这怎么可能?你炒个菜还得花点功夫呢吧。那么在这里要说明的就是:不要急着改变孩子什么,一步步的引导他,要有耐心。而且,在这样做的时候,父母也同样是在成长,不是吗?
5、民主平等:这个问题在中国家庭的教育中占着很大的比例。70年以后出生的父母还好,70年以前的父母绝大部分对于孩了就是一个字:管!无论什么都管,父母是绝对的权威。认为孩子不需要尊重,父母更不可能道歉,哎!这一点不多说,有这样问题的家长,年纪应该在快退休的阶段了吧!
6、正面影响:尽量做到以赏识教育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打出来的。诗中说:爱能融化千年冰雪。那我们俗话就说:打骂将愤怒隐藏啊。其实引导与说教并不是无效,只是我们被情绪所控制了。如果有些问题以父母的角度真的无法解决,那么就去寻求心理医生或儿童教育专家的帮助。
再有就是环境,这一点我就不写在里面了。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很少有不好的。就算是偏远地区,孩子们的满意度也是很高的。甚至比城市中的孩子还要高。不多写了,看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