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湖山庄有南仙——记苏家宅苏局仙

(2019-11-24 20:36:16)
标签:

人生

枫肥

情感

生活

分类: 采访

东湖山庄有南仙

——记苏家宅苏局仙

钟惠娟/

 

东湖山庄有南仙——记苏家宅苏局仙

东湖山庄坐落在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牛桥村10组,三面环水,风景宜人,此地又称苏家宅。这个山庄建筑面积之大,有2000平方米,有房50余间,历史之悠久,距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是苏局仙的故居。

苏局仙(1883~1991年),名裕国,字局仙,号绽庵,以字行。著名书法家、诗人、中国科举史上的末科秀才、大文豪苏东坡后裔、上海文史馆馆员。

苏老出生时,门第已败落。20岁时与小两岁的同乡赵氏结成连理,婚后育有二子二女。19068月,苏老考中晚清末科秀才,1907年,跨进朱家祠堂任教,从此传道授业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他所教过的学生,超过三千。有著名翻译家傅雷、浦东诗人姚养怡和同济大学教授、画家周方白等。1980年,被推荐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其子苏建侯也是上海文史馆馆员及上海书协会员。

东湖山庄有南仙——记苏家宅苏局仙

苏老一生酷爱书法,自幼浸淫颜柳,功底扎实,继而上窥二王,及至暮年,自成一体。与北京的孙墨佛书家均为年逾期颐,享有“南仙北佛”之称。其经历了清朝、民国、日伪统治、国民党统治和新中国五个历史时期。1991年冬无疾而终,驾鹤西归,享年110岁。其一生创下了好几个全国、甚至是世界“之最”:中国最后一位秀才、上海第一老人、书法握管最长的老人(102年)、出版诗集年龄最长的老人、上海第一批捐献遗体的志愿者。

苏老居住的苏家宅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雍正元年建成。占地面积1779.64平方米,建筑面积1076平方米,坐北朝南,三进两厢,西边有侧屋,也是典型的“绞圈房子”。墙门间的“前埭”为第一进;第二进“惟勤堂”,七梁架;第三进是“赋月堂”,七架梁。皆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大堂月梁刻有装饰线条及花纹,五架梁背上置十字科斗拱,梁背正中置荷叶墩,再置斗拱和拱托脊檩的山雾云。

东湖山庄有南仙——记苏家宅苏局仙

苏家宅直到“文革”前仍保留一批旧时名家题写的匾额、楹联、砖刻、烘托出悠久的文化底蕴。前埭中屋(俗称墙门间)匾文“东湖山庄”四字,由康、雍、乾三朝重臣、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的张延玉所书,时在“戊申”,为雍正六年。外仪门阳面有砖刻“东山芳躅 ”四字,署名董其昌。第二进“惟勤堂”的堂匾,是康熙年间内阁学士沈白所题。“惟勤堂”中有抱柱硬对楹联:“鹤群常绕三株树;花气浑如百和香”,是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的张照所书。后埭中堂有“赋月堂”匾,为康熙年间“世袭五经博士”孔传志题写并跋。苏老后来在祖屋西北角陆续自建五间房,其书斋曾取名:涌泉、自娱、行是斋、蓼莪居、水石居。

2001年由南汇县政府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抢修。2002年撤县改区后,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苏家宅不仅是上海郊区罕见的三进两厢(大宅门或称上海的四合院),并且有楼房结构的民宅,反映了清代中期到末期典型江南民居的发展变化过程,也因有苏老这位能诗善书会养生的“上海第一老人”而闻名遐迩。

“小溪昨夜添春水,戴笠渔翁垂钓竿;三四鱼儿误上钩,只交厨下佐三餐。”这是苏老晚年写的一首田园诗,从诗中可以领略一位历经磨难的老人豁达心胸,恰如一位得道的仙人,悠悠然在东湖山庄,写诗泼墨过神仙一般的日子。

 

【注】 摘自《南汇老地名》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年版。

20180908定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