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办公室高逼格泡茶攻略。绝对简单易上手!

(2016-01-25 12:19:10)
标签:

茶艺培训

茶艺师培训

分类: 生活智慧

作者:润三才茶艺培训周瑾

 对很多茶人来说,可能大多数工作时间其实是在办公室,对着电脑敲键盘。真正并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与三五茶友谈天品茗。

       那些一天不品上几款好茶,就魂不守舍的茶人来说,能有一套集:简单实用、满足极致的泡茶体验、更要满足挑剔的味蕾嗅觉于一体的茶具,想起来容易,实际真的很难。本人历时半年,终于选定了一套目前最满意的茶具组合(你要觉得我想卖茶具,那就错了,看完就知道了)现在将选择过程和心得分享给大家,欢迎拍砖!

       首先要交代前提:坐在办公室的白领,敲电脑、读书、看报、打电话……基本不挪窝,办公桌空间有限。还不想将茶泡坏。那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下面这种茶具:玻璃同心杯。

http://s2/mw690/001I2niagy6YQkZL0Wt01&690

【第一套】推荐指数:★★★

优点:1、极其简单方便;

            2、不占空间;

            3、茶水分离,不至于将茶泡的很难喝;

            4、晶莹剔透,可以勉强欣赏一下汤色;

            5、成本低廉。

缺点:1、完全是牛饮!用它喝水可以,泡好茶,不可能!什么闻香、品茶彻底没有。再好的一款茶,它泡出来也只是马马虎虎还能喝,彻底的暴殄天物。

       就这一条缺点,足够我在忍了它三四个礼拜之后,决定换掉了。


【第二套】:玻璃同心杯的升级版

http://s4/mw690/001I2niagy6YQkZREaLe3&690

推荐指数:★★★☆

这款茶具除了有上一款茶具的所有优点外,还有如下优点

           1、可以倒入小杯中细品;

           2、三五好友一起喝也可以用;

           3、内胆是金属的,不易损坏。用玻璃同心杯的朋友都知道,内胆一坏,这个茶具基本就报废了。这款茶具比飘逸杯简直好用多了,如果还在用飘逸杯的朋友,建议换成这款吧。

      它纵然多了这些优点,但缺点几乎和第一款杯子是一样的。实质性的问题并没解决。


      第三次换茶具的时候,就妥协于实在想在敲电脑的时候喝到一口好茶,再忙于工作,也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味蕾嗅觉,不能委屈了那些茶叶。所以我就搬出了这套:

http://s13/mw690/001I2niagy6YQkZFMi82c&690

【第三套】推荐指数:☆

       “习惯”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很害人。在用这套茶具的时候,虽然一直在告诉自己:我只是用它来泡茶喝,不是做审评的。不用每次都用天平秤茶叶,还精确到小数点后,不用非要闷多长时间,更不用同时几款一起泡。。。然而。。。臣妾做不到!

        用它们若每次只泡一款茶,太没感觉,两三款一起吧。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喝茶,这种方式,实在不是一个很好的体验。这么多款同时进行,量大了,经常第一款茶还没喝完,后面的茶就凉了。还得用小勺往杯子里舀,一般两三勺才够一小杯,一小杯就一口,工作得要多清闲才允许这样?如果谁真坐办公室用这套工具喝茶,估计老板会第一个有意见。

优点:1、可观汤、闻香、品茶;

缺点:放办公室用,它的缺点就太多了,不一一罗列了。再专业的工具,放错位置,也体现不出它的价值。


【第四套】既然审评套装都能被我搬出来,那么转了一圈还是回归专业吧:三才杯

http://s16/mw690/001I2niagy6YQkZNV6v3f&690

推荐指数:★★★☆

       有人会问:我当然知道用它来泡茶很好,你咋现在才反应上来?

那你肯定忘记我说的前提条件了。这套茶具固然实用,可以满足茶人泡茶、品茶的苛刻要求,但它对于坐办公室的白领来说,有如下缺点:

       1、茶具多,占地方。省掉茶过滤,还能稍好点;

       2、需要从公道杯向品茗杯中斟茶,浪费时间,领导不乐意。而且一个人喝茶,茶汤久置公道杯,易氧化,也易变凉(对于茶人来说,茶汤温度较低,简直就是一件无法忍受的事情。当然也不建议温度过高。一般都控制在45℃-55℃);

         这还不包括有很大一部分白领,并不太会使用盖碗。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并不比第二套茶具好多少。而对于绝大部分白领一族,第二套茶具可能更现实一点。


【第五套】迷你盖碗+大品杯是不是还蛮像潮汕功夫?这就是我最终选定的组合了,若有更合适的,欢迎推荐给我)

推荐指数:★★★★★

http://s1/mw690/001I2niagy6YQkZzlmM10&690

推荐理由:

      1、首先主泡茶具是盖碗。盖碗的所有优点不再罗列。

      2、小巧简洁,不占地方。下面需要一个小托盘,方便收纳、清洗。也可用一块茶巾代替。不推荐专业茶席,清洗不便。

      3、方便操作,一个人的自斟自饮,无论从泡茶品茶的专业性,还是一次的出汤量,再挑剔的要求,都能满足。

      4、无需茶过滤,节省操作步骤,节省空间。对于真正的茶客,更注重的是香气和口感,茶汤里有点茶渣,完全可以接受。

      在挑选盖碗的时候就要注意,除了大小合适你一个人的量以外,质地一定要薄,在出汤时才可以将开口尽可能得缩小,使茶汤里的茶渣尽量少些。推荐用景德镇的薄胎白瓷盖碗。其余材质均不推荐。

      5、无需公道杯,节省操作步骤,节省空间。茶汤直接从盖碗注入品茗杯,刚好一杯的量,随泡随喝,再也不用担心茶汤过凉。

     平时泡茶,均不建议高出汤或高分茶汤,就是防止茶汤变凉。但用此套茶具泡茶时,建议适当采用高出汤的手法,让茶汤在空气中降温,注入品茗杯后,温度刚好,可直接品饮;另一方面,也让茶汤更加均匀。

http://s12/mw690/001I2niagy6YQkZD4Zdfb&690

  6、通用性很强。不挑茶类。一般属岩茶、广东乌龙、寿眉散茶比较占空间。个人实验证明,这些茶7g以内,完全可以装下。图片上就是一包武夷水仙,不用担心一包茶拆开,小盖碗泡不下。

       干泡法得需要个水盂啊!润茶的水倒哪?首先要明确的是,能让一位茶人这么挑剔得去选择一套茶具,所泡的茶品质不会太差。对于散茶,我个人一般并不洗茶,舍不得啊,就想多喝一口。只有黑茶及紧压茶才会润一两次。将润茶的水倒入垃圾桶,太不厚道;专门准备个水盂?太多余。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买个盆栽,放桌子上,即可防辐射、净化空气、让自己心情愉悦,又可以将润茶的水直接浇花(植物也爱喝茶哦),一举多得!

      当然若想要更加专业和方便,那么还得考虑到泡茶用水的问题。在办公室首推纯净水,大多数办公场所纯净水已是标配。

      很多茶对泡茶的水温要求极其苛刻,特别是高香型茶,用高水温冲泡,从饮水机里接水来泡茶,水温太低。必须自备一个烧水器,推荐电烧水壶,容量0.5-0.7L。

http://s8/mw690/001I2niagy6YQl08D4zd7&690

小容量,就避免为了达到一定的水温,而反复加热。反复加热的水泡茶不好喝;也易产生亚硝酸盐,不利健康。若觉得反复去接水烧水很麻烦,那么可以自备一个储水装置。水、烧水壶这些全部都放在自己工位上。久坐办公室的人,也可以通过接水烧水,起来活动活动胫骨。如果你的座位靠近水源,那这个问题就更简单了。

最后还发现这套茶具竟然可以随身携带:

http://s10/mw690/001I2niagy6YQkZW3hfb9&690
http://s14/mw690/001I2niagy6YQl03ZJX5d&690

   多装一只杯子,出门偶遇茶友,便随时随地品茶。手提包里就能装下,比市场上卖的各种旅行茶具套装简直要实用、小巧太多!


成本核算:

        1、小盖碗。目测不会超过10元钱。我这只盖碗是买茶具时送的;

        2、品茗杯。也许从家里某个落满灰尘的角落可以扒拉出来一个合适的。

        3、小托盘。可以用茶巾代替,说通俗点就是:好看的抹布。

        4、烧水壶。50元以内。

        5、手工布袋。免费。来润三才参加手工缝布袋的活动,自己亲手做一个布袋带走。(要想参加此类活动,请随时关注润三才官方微信平台)我这只布袋就是讲师班学员小可来参加活动时,做了一个送我的。

全套下来,100元以内足矣!

 


       茶具可以很简单,很生活化,但并不失专业。这样才可以时时刻刻方便品茶,而不是在为了品茶的时候才去品茶。去到福建、广东那些产茶的地方,让我感触特别深刻的就是,几乎家家户户办公桌上、柜台上、茶几上放的都是整套的茶具,不是摆设,而是真的在用。老人、小孩都在泡茶品茶。进商店买完东西等待结账时,老板就会热情招呼,“来,喝点茶啊!”

       而在很多其他城市,就拿西安来说,我去过很多朋友的办公室。几乎都有茶具,有的甚至是带茶桌的整套品茶区域。但大多数都只是摆设,上面落满了灰尘,茶具也大多不专业实用,甚至个别茶具里面还有发霉的叶底。招待客人的还是一次性杯子泡点茶或只是白开水。茶具摆在那里的目的是什么?告诉别人你有品位?

        茶能成为一种文化,首先需要大量的群众基础。为何福建、潮汕地区的茶文化影响力那么深远?(当然有人可能要说,那些地方的茶文化已经过气了,不够优雅细腻。这个不在本文的探讨范畴)只想通过这篇文章,这样的对比,呼吁更多人,将茶生活化,实实在在像福建、潮汕地区的人一样,做到人人品茶,客来敬茶。而这一切,并不需要让你真正投资多少,却受益颇丰!

        当有一天,所有人喝茶就如玩手机般普遍、方便时,中国茶产业何愁发展?

        最后引用王岳飞教授的一句话,呼吁大家“多喝茶,喝好茶,预祝各位年逾茶寿!”


        无数次的心动,不如一次实际的行动!看到此文的朋友,希望现在就为自己准备一套办公室或者家里用的茶具套装,简单实用,若太过复杂,一时的心热后,可能就会束之高阁。

        也非常欢迎各位将自己选择的茶具,使用心得反馈给我,争取能将大家反馈的信息整理编辑成下一篇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也许在我们的下一篇文章里,您就是主角!

 

我的微信号:13399180767  (也可扫描下面图片↓↓↓)

http://s15/mw690/001I2niagy6YQleGdoq0e&690【润三才茶艺培训周瑾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出处,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