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自上市以来业绩持续稳健增长,营收连续十年保持正增长,十年内CAGR达到20.1%;净利润十年增长6.62倍,十年内CAGR达到28.2%。
从上市之初的高速发展,到目前公司已进入稳健增长的阶段。近三年公司保持着较高的分红比例,股息率稳定在4%左右,现金分红比例稳定在20%左右,从股息率上看公司是近几年龙头建筑企业中分红比例最高的。考虑到2018年业绩的超预期,分红有望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因为公司未公告最新的在手订单余额(未完工订单)的情况,我们根据公司近几年的新签工程订单和工程营收情况做了一个粗略测算。公司在路演材料中披露,2017年上半年在手工程订单余额(基建和房建)为28995亿元,测算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公司在手工程订单余额大约有48550亿元,是2017年总营收的4.61倍。目前在手订单充沛,公司未来业绩有较为充分的保障。(国信证券)
================================================================================================
股权激励果断回购完毕彰显信心,中长期稳健增长目标清晰。 公司于 2018年 12 月 4 日公告开始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用于第三期股权激励,并与 12 月 21 日公告回购结束,实际购买股票 59991 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1.4289%。实际使用资金总额为 37.06 亿元(含各种交易费用),平均价格约 6.18 元/股。公司股权激励股票果断回购完毕彰显信心,此次激励对象范围更广,规模更大,有望激发公司的业绩与市值动力,同时形成了三年业绩 9.5%复合增速的考核期(2018-2021 年),划定稳健增长目标。
=============================================================================================
经营分析
央企去杠杆倒逼公司改善经营质量,公司未来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央企处于去杠杆大背景下,我们判断将倒逼公司2018-2020年三年经营质量将逐步提升。根据我们测算,假设2020年公司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目标为75%时,当2018-2020年累计股权融资规模(包括少数股东出资)为400亿元,净利润年复合增速为10%时,2018-2020年公司的总负债净增加额上限为426亿元。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公司的总负债分拆为“产业链负债”、并表负债和融资性负债,产业链负债一般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而扩大,公司历史上每年新增的“产业链负债”的最低规模为500亿元,若假设未来产业链负债每年新增规模保持该水平,则意味着公司的融资性负债和并表负债未来3年累计要下降1074亿元,这势必需要改善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若公司在去杠杆目标硬约束下想要提升总负债净增加额的上限,则需要加大股权融资规模或提升业绩复合增速,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加大股权融资规模都将会稀释EPS而造成二级市场股价承压,只有提升业绩增速的途径才是同时满足去杠杆约束和二级市场约束的最佳方式。因此,无论是经营现金流改善抑或是业绩增速提升均将改善公司的经营质量。(国金证券)-这段测算是怎么出来的?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公司龙头效应凸显,在手订单充裕,新签维持高位。 近年来,公司市占率提升显著,新签合同占比自 2009 年 4.8%提升至 1H18 的 10.3%,房屋施工面积占比自 09 年 4.5%提升 6.7 个百分点至 1H18 的 11.2%,在存量经济下,龙头效应不断凸显。 2018 年 1-10 月累计建筑业务新签合同 1.82 万亿(同比+2.2%),其中房屋建筑新签合同 1.36 万亿(同比+12.9%),基础设施新签合同 4565 亿元(同比-20.1%),勘察设计新签合同 98 亿元(同比+0.4%);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 2456 亿元(同比+32.3%)。未来在基建“补短板”政策推进下,公司基建订单有望好转,实现业务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提升。(申万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