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遵循自己认可的理性投资理念,资产配置坚持哪里低估往哪里去,不参与和追逐泡沫,不和各路大神乱比收益率,这也是这几年一以贯之坚持的;
2、今年多少乱看了几十本书,关于投资的倒是不到10本。其中DAVID的低风险投资和水晶苍蝇拍的股市进阶之道算是阅后感觉收获较大的;
3、学会了一些低风险投资套路和分级A类投资技能,也开始关注ETF投资等渠道,未来的方向似乎不再是只啃报表研究企业的独木桥了;
4、对自身了解和认识更深入了,虽然对读懂财报有一定自信,但对洞察行业和企业未来水平实在不堪,还是格劳爷子那一套更适合我,这也会在后面的教训中提到。
1、激进冒险,难以保持保守恬淡的心态。试想一个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年轻投资人,在20-30岁结婚生子的年龄,面临房子、车子、孩子的压力,很难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去冒险。我本年度的最大教训:在港股盈利接近50%的时点还在上杠杆,虽然我坚持认为那个点位的港股仍然便宜,但杠杆让我的容错率大幅下降,最终导致利润化水。账面很难坚持保留充足的现金等价物,对现金含有看跌期权的内质把握不够,着急将每一颗子弹打出去。
2、盲目自信,个股配重超标。对自己研究企业的能力过度自信或者对他人的分析逻辑过度相信导致对单只股票的仓位超配比,尤其在前期有一些获利基础后,而忽略在此过程中存在的研究盲点以及自身能力存在不足的问题,本人四季度配置的A股国投电力和下半年港股配置的奥思集团属于典型例证,尤其在港股,容错空间非常小。分散分散分散,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3、对自己的能力范围把握认识不清楚,需要时间摸索和沉淀。价值投资,可以学巴菲特集中打卡,也可以学格雷厄姆一篮子低估企业分散,还可以走套利/低风险投资/指数投资的道路,每条都可以是康庄大道,关键是自己适合哪一条?
前一篇:刻舟求剑的错误
后一篇:对现阶段自身投资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