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六字"经
"说说老人`重要`二字",这是早几天写的一篇文章,觉得还没有把老人老来的时光,怎样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把它说好`说透.所以,又想了要写第二篇.念念"六字"经.
唉!这都是老伴的<痛苦经>啊!,想起老伴身体不好,她为此时常唠叨地说:"年老病多,对自已是负担,对孩子是包袱,那样活着有啥意思......."现在不又住进医院了吗.这也时常给我想到人到老年后,痛苦的事儿多了,幸福的事儿少了".唉!这难过的关卡对老人是太无情的!晚年如何是好?也给我敲起警钟.时时想着,这晚年如何让生命更有意义,如何实现人们常说的"福"与"寿"?这不仅是老人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且,我国人口已进入老年化,更应该是全社会值得重视的大问题.
记得,一位远方朋友来信中,有几句很富有哲理的话,他说:"老年对傻瓜来讲,是负担;对不学无术的人来讲,是冬天;对劳动人民来讲,是金色的秋天".现在细细想来,这番话多么入耳`多么中肯,多么深刻,又多么重要啊!
晚年!晚年不应该看成是负担`看成包袱,而应当是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应当是"福"`"寿"俱有的美好晚年.不仅活的时间要长,而且活得要有意义,实现自已的社会价值,使夕阳生活更美好!
念念"六字"经,晚年生活才美好.这方面我啄磨着老人至少有六个经要长念.即:学`和`动`俭`乐`静,这六字经,念好"福寿"自然来.
学:活到老,学到老,坚持学习不动摇.古代,西汉刘向有一句千古传诵的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书可以医愚."<欧北医话>中说:"学书用于养心愈疾.抒胸中之气,散心中郁."情志自调,烦躁自安.可见学乃并非是可有可无的事呢. 所以,我这些年来,除看书读报外,还自学绘画`电脑中学会打字写写文章`与博友交流学习,真乃乐趣多多,收益也多多.可我的老伴就没有把学字放对位子.
和:和善`.就是为人处事要以和善为本.要和气善待于人.自我学会了国画,而且,给人看了能所爱,就好不吝惜地赠送给亲朋好友.不认识的人托朋友来要,我也高兴相送.有的局领导还看中我的画也来要,先后有三百多幅赠送他人.被人称为"朋友的画家";在网络上见了青年人大学毕业后的喜悦,我就用"鹏程万里"画相赠,以示鼓励.
动:坚持运动锻炼.神医华佗说:"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每天晨练,到莫愁湖或玄武湖步行不间断.多做家务事,拖地板打扫卫生等.身体好,丢掉药罐子.
俭:是借用于对生活诸方面来说.如俭于饮食和衣服,饭吃八成饱,衣带二分寒;俭于嗜欲,不贪占无大欲,洁身寡过.凡事省得一分,即受一分之益.
乐:笑口常开,以乐健身.请看看莫恼歌,要常记在心上."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世上万物怎能全,可叹痴人愁不了.任你富贵与王候,年年处处埋荒草.放着快乐不会享,何苦自已寻烦恼.莫要恼,莫要恼,明日阴晴尚难保.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粗布衣,菜饭饱,这个快乐那里找.富贵荣华眼前花,何苦自已讨烦恼".一定要掌握和学会这乐字,乐是养生惟一秘诀.做个"乐观派"唯一法宝..
静:以静养身是中国传统养生的根本指导思想.所谓静者,身不可过劳,心不可轻动,以保持精神状态的宁静祥和.养生家认为"以静养生"是维护老人健康的第一位事情,体育运动与滋补品等是第二位的.每日可做做庄子的(坐忘功).
老百姓有句谚语:"播下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将养生良种播下,"福"与"寿"自然而来的收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