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题:震荡中轻仓做补涨

(2009-05-08 08:47:35)
标签:

股票

证券

软件

金融

期货

  • 主题:震荡中轻仓做补涨
  • 作者:刘伟东   发布时间:2009-5-8 8:27:00

大势研判:周四两市大盘呈现放量振荡走势。

消息面:上海市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大浦东"有望成为上海经济发展新引擎。国务院已于近日批复上海市《关于撤销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同意撤销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上海市浦东新区,并即将实施。昨日开始发售的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股票基金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首日募集份额超过100亿份,这是2007年底以来出现的首只一日售罄的百亿规模股票方向基金。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公布2009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认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但下一阶段如果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则信贷仍需要一定力度增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指出,随着二季度全国普遍进入施工季节,中央投资所发挥的带动作用会进一步显现。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已分三批安排3000亿元投资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事业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包括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另有1200亿元用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从周四盘面来看:延续近期强势,外加外围股市上扬助力,昨日两市股指再次大幅高开,且两市股指盘中均再次创出反弹以来新高。不过,在经历了多日的上扬之后,两市上涨动力明显不足,盘中开始震荡下探。沪指午后有所反弹,反弹过程中成交量萎缩。板块及个股呈现跌多涨少格局。虽然权重股方面象石化、银行等还算表现坚挺,但游资所主导的中小盘个股显示出明显的出货意图,这极大的动摇了市场的做多信心。仅有色金属,银行,保险,石油石化等板块出现小幅的上涨,而陶瓷,新能源,航空运输板块处在跌幅板前列。

研判后市:综合分析,http://www.hanghaijia.net/bbs/GZ_hhj_Webedit/UploadFile/20095875027261.jpg如图所示,大家一看就能明白了。左边的平均股价实体穿过了红色的智能辅助线的压力,长期来看虽然已经涨过了一倍,但短期仍很强势,这也说明目前的市场气氛短期被主力营造的很强势。右边的流动资金也是持续翻红的,这既说明市场向上是有资金支持的,但又说明支持的力度仍不够,为什么呢?因为资金没有再创出新高,而股指却一路固执地上行。这就是市场的矛盾点和近期操作的困难点了。那么,后市我们该关注些什么呢?大盘走出冲高回落的走势,并伴随有急剧扩大的交投量。由于受到银行股的异动等因素,大盘在午市前后放量跳水。午市后,一方面由于软件股、煤化工股的崛起而使得大盘渐趋企稳。另一方面则由于创业板相关细则即将公布的预期使得多头再度对创投概念股产生浓厚的兴趣,受此影响,A股市场震荡企稳,盘口显示出个股行情热度再度趋于白热化,涨停板家数迅速扩大,短期内A股市场这些题材股仍有进一步活跃的可能性。中线仍可关注煤炭和交通运输中的补涨行情。

昨天晚上我们讲课时交流了在大盘高位震荡市中如何选择补涨品种的一种方法和5个条件,我想大家都记得了。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一种软件中内涵的选股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可以找到股票的爆发点。结合昨天讲到的那种方法和条件,大家就很容易理解这种方法的使用技巧。“筹码选股法”。我们先看一张图:http://www.hanghaijia.net/bbs/GZ_hhj_Webedit/UploadFile/20095881825534.jpg由于高位的套牢盘不断的抛售并在股价相对较低的时候被主力或游资从新收集起来,逐渐在股价反弹时,主力成本也随之抬高。对一只个股来说上方的套牢盘和下方的买盘相互作用,成本被摊薄了。筹码也变得越来越集中在一个相对密集的股价附近。待筹码非常集中后,主力或游资吸筹到位,则即将面临股价的“正向突破”,这个突破点就是股价的爆发点。而条件就是图中我想展示给大家的一些必要的条件。

您手中的股票目前筹码集中了吗?和图中的情况一样吗?如果已经涨过了,那么您手中这只个股当时的“爆发点”您能找到吗?把握到了吗?希望“筹码选股法”能给您一些好的参考。

 

航海家刘伟东  UC讲课时间

星期一:9:30——10:30

星期三:2:00——3:00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为航海家软件技术指标信号提示,供大家参考学习软件应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