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经济怎成贫家学生新伤
作者:二叔
谈到春天,必然与“春事”有关,春天这是个与荷尔蒙有关的季节。还记得赵忠祥老师在《动物世界》里每每提及春天都会语言灵动,暧昧上口。从食堂的包子五毛到一块,从仓买的百事可乐两块五到三元,在加上高额的学费、上涨的物价以及时尚的胁迫,本来已使大多数来自并不富有的贫家子弟如牛负重。时下,一项新的负担又平添他们的压力:恋爱经济。

希望这是个浮云,而不是爱情阻力
每次看到电影《恋爱新世纪》男女主角的一段对白,都会忍不住想笑。片中黎明得意地对刘嘉玲说:我发现了香港的经济规律。哪知刘嘉玲恼怒地说:我不懂什么经济规律,我只知道自己身上一个月一次的规律。显然潜台词是说,“恋爱经费”是你们男人的事,女人的事是自己的事。也记得老爸说他们那个时候,谈恋爱就是个谈情说爱,偶尔骑上自行车兜风,那就算现在所谓的超浪漫。笔者德达百度,对于恋爱经济问询个究竟,恋爱经济即是用于恋爱的经费开支。当90后入主大学校园后,恋爱之风劲刮,有的上学没几天,就开始搞起了对象,拥有了女友。尽管几年后不一定能终成眷属,但在交往的日子里,其用于谈情说爱的花销不可避免。
对于这项新增的恋爱经济成本,在早些年是较少的。后来随着教育部关于允许大学生恋爱结婚政策的出台,80后们先生半公开化的搞对象,到了80后后就完全公开化了。既然是正儿八经的搞对象,就得大大方方的去花销。你是男生,就得有绅士风度,俩人吃饭一起吃,就得自掏腰包;遇到节假日,俩人一起上街逛店,还得一边当护花使者一边拿银子的贡献;情投合意之后,到校院附近租房过两人世界的花销更大,多半是由男生买单,至于平白里为女友买个零食、饰品、玩具什么的,就更得大献殷勤了。就此而言,笔者不反对,但笔者相信,不是所有男生都能承担这些费用的,做个假设,那要是负担不起就活该找不到女朋友吗?对此笔者一脸无辜,扪心自问,暗自告诉自己,这辈子没钱真就活单身吧!但回头一想作为独生子,父母在那里等着当爷爷奶奶呢?这样的悲哀谁来抚平呢?实在令无数贫困生竞折腰。
笔者也不排除碰到家境较好、出手大方的女友倒还万幸,一般情况下,这恋爱成本都得由男生承担,于是“月光族”便骤然增多。有的甚至半月不到,家里所给的生活费早已所剩无几。囊中羞涩之时,只好找借口、编故事向家里频频伸手;实在无法了,就在同学之间你借我的、我借他的举债换风光。去年寒假,笔者就发现,有好几位男生最后连返家过春节的车票钱都不够。
想想这些90后们,在经历过小学书包重、中学学习任务重之后,现正承受着恋爱经济压力重的第三个重负。所以,许多家境并不宽裕的男生,因为手中无钞票,索性不恋爱。不谈女朋友,每月紧紧巴巴花销三、四百元也就对付了。谈了朋友的就的翻一番还转个弯,没有千儿八百是打不住的。假如两人租房住,少说一月下来得花销一千四、五百元。难怪有大学生感叹:这一年一万多的恋爱费用,哪承受得了啊!
承受不了“恋爱经济”压力的一些男生,为了爱情的鲜花开不败,有的“啃老”伸手向家里要,有的外出找兼职补贴开销。今年开学后,就听一位同事讲,他那个专业有位男生,一天兼做三份工:早起帮人送报纸、下午帮人打稿子、晚上到一家小餐馆洗盘子,这还不算双休日为别人搞家教。与这种为了恋爱累得半死者相比,更多的男生则是愁肠百结,手头拮据,上课都走神,吃了上顿愁下顿。
本来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谈情说爱无可厚非,但当“恋爱经济”成为大学生新的负担之后,不能不说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笔者建议:学子恋爱,应以互相砥砺,精神鼓励为上;量体裁衣,量入为出的合理开支;实行开销AA制也是不错的选择;努力勤工俭学,开源节流,尽量不向家里伸手。这样,方可真正从“恋爱经济”的负担中解脱出来,真正让恋爱成为一种甜蜜的享受。
所以当你在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经济学家就在你的身后冷冷地说:那些往日的缠绵和情话无非是沉没成本,理性的决策者不该再考虑过去,关键是以后怎么做才能取得最佳效益;当你沉浸在恋爱的快乐之中,他又会跳出来说:你是否考虑过经营这场恋爱的机会成本,你选择了她而非她,那么那个你没选择的她,就是你的机会成本;当你在恋爱中不再感到快乐,为是否离开她在道德天平上摇摆时,经济学家会帮你分析:在你消耗了宝贵的稀缺资源(时间和金钱)的同时,你所感到的快乐和幸福,也就是福利,却没有成比例增加。资源被直接或潜在地浪费,这才是最大的不道德;当你的女友抛弃了你,选择了一个在你看来简直是土鳖的家伙,你愤愤不平,经济学家则笑着告诉你:每个人的喜好不同,用经济学的术语说,就是各自的效用函数存在差异,不过,在寻求自我最大满足这一点上,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笔者常常怀疑经济学家是否有浪漫可言。纳什发明了博弈论,为现代经济学提供了崭新的方向,然而他却想不通恋爱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个圈,浪费这么多资源,他从精密的理论推论后,直接邀请刚认识的女子回家过夜,其结果是挨了个大嘴巴子。好在最后他还是找到知己。大名鼎鼎的凯恩斯的老婆据说是首席芭蕾舞明星,真不知道他是用哪一个理论骗到这个大美女的。尽管经济学家们说得头头是道,在笔者看来也未必可信。就像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她在讲到自己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时说:“我只是不想受经济学家们的骗。”管他什么成本收益,把所爱的人牢牢抓住,这才是最重要的。
文尾笔者,贫贱有道,世故无效,长途跋涉,数次离合,这才是爱情的真谛,可别为了那点不成文的爱情经济浪漫迷失了方向。真心希望各大高校女生能“不为饭卡找对象,只愿守候贫贱男”,但前提是,男孩子要自强啊!也希望此文过后物价暴跌,情也聊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