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青海塔尔寺塔尔寺如来八塔塔尔寺艺术三绝旅游原创摄影 |
分类: 人文摄影 |
摄影:光影骑士王
拍摄时间:2018年7月27日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
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主要建筑依山傍塬,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有大金瓦寺、大经堂、弥勒殿、九间殿、花寺、小金瓦寺、居巴扎仓、丁科扎仓、曼巴扎仓、大拉浪、大厨房、如意宝塔等9300余间(座),组成一庞大的藏汉结合的建筑群,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

~ 02 ~
塔尔寺是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作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体验藏族文化与宗教信仰的胜地。塔尔寺得名于创始人宗喀巴,寺内大金瓦殿中还建有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寺中的建筑,佛教典籍以及盛大的佛事活动,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摩。
在塔尔寺,人气最旺的就是广场上的如来八塔(首片图),又称如意宝塔。 如意宝塔建于1776年,八塔由东而西一字并排,布局匀称挺拔,造型雄浑有力,塔座端庄高大,塔身洁白高雅,腰部还饰有经文,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庄严神圣。 有僧人围着如意宝塔顺时针地一圈圈地转,一边走一边虔诚地诵经。

~ 06 ~
小金瓦寺
时轮大塔
据了解,从空中看,塔尔寺四周围绕着八座山峰,恰似一座莲花台,而塔尔寺就坐落在莲花台中。 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 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

~ 19 ~
该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是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全国及东南亚亦享有盛名。

~ 21 ~
大金瓦寺
塔尔寺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 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 寺内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 在塔尔寺,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让人感觉到了塔尔寺僧人的心灵手巧。

~ 25 ~
在路上,或在塔尔寺内,还可看到虔诚朝拜的信徒。他们或穿着绚丽的民族服装,或着普通衣衫,一丝不苟地磕长头。那一幅幅虔诚的面孔,一双双合十的双手,一声声低沉有力诵读都让人感受到神圣和庄严。为他们的虔诚,为他们的执着,我被深深震撼了。此时此刻,无论你是否有着宗教信仰,神圣的心情都会油然而生。

~ 26 ~
塔尔寺的建筑风格涵盖了汉宫殿与藏族平顶的风格,独具匠心地把汉式三檐歇山式与藏族檐下巧砌鞭麻墙、中镶时轮金刚梵文咒和铜镜、底层镶砖的形式融为一体,和谐完美地组成一座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

~ 27 ~
我大略在寺内转了一圈,对各个寺塔有了初步印象。另外,若把塔尔寺形容成一所综合性佛教学院,印象比较深的院子有藏经楼(图书馆)、时轮经院(天文学)、医明经院(医学)、油酥花馆(艺术系)等等。寺庙的殿堂里,散发着好闻的酥油灯的香味。昏暗的灯光下,透露着宗教的神秘力量。一幅幅壁画和堆绣中,彰显着绝妙的传统艺术。每座院落充满着佛教特色:黄金屋顶、红墙墨瓦,佛像神圣端庄,建筑大气华丽。
可惜,我对寺庙文化不懂,且许多地方不让拍摄,很多精彩不能定格,遗憾!
谢谢朋友们分享浏览!
后一篇:实拍京城早春桃花争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