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2018-07-19 06:18:15)
标签:

北京十三陵七孔桥

与七孔桥结缘的花海

十三陵水库二坝花海

旅游

摄影

分类: 风光摄影
摄影:光影骑士王                         拍摄时间:2014年9月24日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01

与“十三陵七孔桥结缘的花海”所指的桥应该叫做新七孔桥。在这座现代新七孔桥的东侧,有着一些石头的构件,这些石构件所组成的;桥基座的位置,才是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的老七孔桥遗址。

所谓十三陵七孔桥花海,大概范围就是以现在的昌赤路七孔桥为最西端,以十三陵水库二坝为最东端,花海就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开阔地之上。每年的五月至十月,惊艳世人的千亩花海,其格桑花、熏衣草、波斯菊、马鞭草等竞相绽放,缤纷的花田给的北京近郊增添了又一处花的海洋,美爆了京郊昌平。

当车子开到七孔桥,走上桥头,远远就看到大片大片的斑斓色块,展现于辽阔的天地之间,这块美丽的调色板任性地挥洒它的色彩,红色、黄色、粉色、紫色、绿色……,纯正的色泽、自然的气息,将人们瞬间引入这幅绝美的画卷。

与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形成还要从造林绿化工程说起。七孔桥下原是十三陵水库的泄洪区,过去为荒滩沙坑,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为还首都的一片蓝天,2014年初,昌平区政府投资下大力气整治,由昌平区园林绿化局将该砂石坑列入平原造林绿化工程,经过规划治理,通过场地平整、置换客土、土壤改良等手段,垫上30厘米厚的好土,打造成适宜种植的土地。 考虑到这里是泄洪区,不宜栽种高大乔木,造林树种以黄栌、金叶榆等低矮乔木和花灌木为主,同时人工栽植了格桑花、波斯菊、鼠尾草、鸢尾等花卉,才形成了壮丽的千亩花海景观。

四年前,七孔桥下的花海花开灿烂,不仅土地整形有些随意,花草种植有些随意,而且花海内没有房屋,没有花海介绍牌,没有人为安放的围栏。花间小径还是泥土的,花海内的几条主干线是石子铺就的,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我理解的别样美吧?

上片,谢谢朋友们分享浏览!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02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03
    现新七孔桥位于昌(平)赤(城)路昌平胡庄东,原明代石拱桥,1953年被洪水冲毁,1958年在原桥址西侧约10米的位置按原样重建。跨十三陵水库上游的新七孔桥,桥长112.72米,高11米,共7孔,每孔净跨10米。上部结构为石拱,下部结构为石墩台,桥面两侧有汉白玉石雕琢的云头和龙的望柱及栏板。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04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05
站在七孔桥上眺望蟒山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06
    2014年春,昌平区将该地域砂石坑列入造林工程,通过场地平整、置换客土、土壤改良等手段,垫上30厘米厚的好土,打造成适宜种植树木、花草的土地。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07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08
    这里的薰衣草、波斯菊、马鞭草等竞相绽放,缤纷的花田给大地穿上了五彩斑斓的新衣,与七孔桥结缘的花海美爆了京郊昌平春、夏、秋三季。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09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10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11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12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13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14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15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16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17
    不远处就是十三陵水库二坝。站在二坝上极目眺望,西边是开得如火如荼的花海,高调而热情,东边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宁静而幽远,一静一动的画卷,令人心潮澎湃、流连忘返。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18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19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20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21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22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23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24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25
    这是老七孔桥遗址。老七孔桥是明十三陵古桥的一部分,老七孔桥又称神路桥,是明十三陵陵区中最大的桥梁,原桥既平直又有装饰神路的功能,明清时一般情况车马不得在桥上通过,只能在桥旁涉水行走。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26
    老七孔桥神奇之处在于原桥石栏板,用手轻敲可发出金钟银铃一般音响,栏板与栏板发出的声音各有不同,原因在于建桥时根据每块栏板含铁量多少,按中国古代音律宫商角徵羽五音组成,所以七孔桥又称五音桥,该桥于明万历、天启以及民国时期几经洪水破坏,如今仅存残坏桥墩及一些散落石构件。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27
   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各种样式的缤纷灿烂的鲜花,还可以目睹“空中飞人”。北京飞人俱乐部就在十三陵水库附近,在观看花海的同时,游客时不时地可以看到空中各种样式的滑翔伞在自由飞翔。

四年前,与十三陜七孔桥结缘的花海别样美(图)
28
    远远望去,五彩缤纷、繁花似锦、争芳斗艳,非常壮美。花海与七孔桥结缘相依,远与碧波荡漾的十三陵水库相映,景色醉美。

关于古老七孔桥简介:

原七孔桥又称“神路桥”,是明十三陵最大的桥梁。据《昌平县地名志》记载,七孔桥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横跨在京陵御道和东沙河上游的支流交汇处。明清时一般情况下车马是不能在桥上通过的,只能在旁边涉水行走,否则就会收到严厉的惩罚。七孔桥石拱券中间一孔跨径为6>1米,其余为5米,桥长78米,宽12.6米,高7.6米;明天启年大雨磅礴,洪水不断暴涨,水势凶猛,七孔桥全部被淤泥掩埋,后又多次遇到洪水,将桥全部冲毁。现七孔桥遗址只剩下残破的石拱券部分基础,栱眉石上还保留着石榫槽,七孔桥四周还残散落着大块的桥石料。

据传说七孔桥最神奇的,也是其特殊之地在原桥的石栏板。古七孔桥有石望柱和石栏板,初看和其他古桥的石栏板没有什么两样,但用手轻轻的一敲石望柱两边的石栏板,即可发出金钟银铃一般的清脆悦耳的音响。其实是这石栏板材料中有二分之一的方解石,含有铁质,才会发出叮当作响的声音,如钟如磬。建桥时根据每块石栏板含铁量的多少,按照古代音律而安放组成,所以七孔桥又称作“五音桥”。可惜这些望柱石和石栏板都已消失的无影无踪。(选自网络并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