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2017-11-30 06:08:02)
标签:

京南南海子公园

昔日皇家猎场

麋鹿苑

旅游

摄影

分类: 风光摄影
摄影:光影骑士王                           拍摄时间:2017年11月26日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01

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突出的就是一个“野”字。来到这里就是来到大自然的怀抱。这里的初冬似秋,美景如画。

南海子又称南苑,鼎盛时期曾经筑有周围达120里的砖墙。南海子郊野公园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园之一,也是北京市最大的湿地公园,全部总面积超过11平方公里。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和明、清两朝皇家苑囿,“南囿秋风”早在明朝时就与西山晴雪等列为“燕京十景”之一。公园内建有湿地景观、皇家文化、麋鹿保护、生态休闲等功能区域。

特别要说:麋鹿是中国特有的鹿科动物,与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珍稀物种一样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所不同的是麋鹿具有在中国曾经绝灭而后复兴的曲折历史。

明清时期的南海子,占地210平方公里,包括了今天的亦庄、旧宫、大红门、南苑、西红门、黄村等。面积相当于老北京城区3倍,是古代北京地区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皇家游猎场所。古代南海子内泉水、湖沼星罗棋布,河道纵横,丰富的地下水源,适中的水、热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古代南海子地区成为京城近郊水草肥美,景色秀丽的旅游佳地和狩猎场所。由于满洲是个骑射的民族,特别是明清各朝的皇帝,每年春天都要到南苑打猎。

这儿为什么叫做南海子呢?在我国北方,人们常把大片积水的湖沼叫做海子,如北京城内的三海,紫禁城北的北海子(即积水潭)等。明朝永乐年间在扩充元代“下马飞放泊”辟建皇家苑囿时,为了与城北的北海子区别开来,就把这一带叫做南海子。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02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03
    麋鹿,俗称“四不像”,本为中国独有。最后一群散养在北京南海子清朝皇家猎苑中。1900年八国联军疯狂劫掠,猎苑毁于战乱,麋鹿从此在中国绝迹。1985年英国乌邦寺公园塔维斯托克侯爵将20头麋鹿送还给中国,国家在北京专门成立了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并辟出近千亩土地,建成麋鹿苑。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04
    南海子麋鹿苑是我国第一座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南海子有丰美的苇草,泥泞的沼泽,为麋鹿的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短短的8年时间,南海子麋鹿苑中的麋鹿已从20头繁育为200余头,成为仅次于乌邦寺公园的世界第二大麋鹿苑,南海子开始恢复了它特有的风貌。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05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06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07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08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09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10
鹿角的标志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11

其中“南囿秋风”就是南海子(南苑)秋天的景色。囿字,辞典中释为“放养动物的园子”。南海子 (南苑)就是北方地区面积最大的皇家猎园。 据史料记载,从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先后有十二个封建皇帝到南海子(南苑)行围打猎,累计达一百三十二次之多。其中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竟来南海子(南苑)五十五次。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12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13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14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15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16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17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18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19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20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21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22
南海子北大门上的匾额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23

昔日皇家猎场南海子初冬(图)
▲24
    旧时的南海子其广阔幽深的野趣有着诱人的魅力。每到深秋,南海子(南苑)金风瑟瑟落叶萧萧,碧空如洗。园内团泊、大泡子、三海子片片秋水波光粼粼、游鱼戏逐、莲藕飘香,成群的水鸟不时从芦苇中惊起。参天的古树上起落着远来的鸦雀,枯黄没人的蒿草中时有禽兽出没的叫声。往远处看,南海子(南苑)九门八庙、宫墙碧瓦浑然一体,栩栩生辉。凉水河、凤河有如两条玉带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秋水长天荒无边际。置身这野趣横生的园囿,会让人感到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博文中的文字部分选自网络并整理,谢谢作者)

谢谢朋友们分享浏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