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光影骑士王

▲01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距县城42公里,
你一路风尘,当映入你眼帘的是:夹在云缭雾绕山谷中层层叠叠的吊脚楼,还有高耸着的精美绝伦的鼓楼,那镶嵌在白云深处的肇兴侗寨就到了。肇兴侗寨,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1000余户,6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侗寨建寨历史悠久,在南宋正隆五年,也就是公元1160年间,肇兴的先民就在这里建寨定居,距今已有840多年的历史。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
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侗寨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一种公共建筑物,是侗寨的标志,是侗寨风光的一大特色。侗寨建鼓楼,是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鼓楼的主要作用:一是侗寨的标志。二是集会、休闲、社交以及祭祀的场所。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群众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
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
1993年,贵州省文化厅命名肇兴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
1999年,肇兴列为全省9个重点民族村寨保护之一,
2001—2002年列为全省十三、二十个重点民族村寨保护之一。
1001年1月,国务院已批准肇兴侗寨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1年,肇兴侗寨及鼓楼群列入大世界基尼斯记录。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主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古镇古村之一。
到肇兴侗寨,要参观鼓楼、风雨桥,徜徉于寨子里的大街小巷,探访侗族人家,细细品味方可领略侗家风情。要登高远眺,才能领会到侗寨的恢宏和历史的久远。

▲02
站在肇兴寨门外,一座别致的门楼,应该称之为寨门吧。据了解,寨门为杉木建造,凿孔穿榫而成,不用一钉一铆。

▲03
黎平肇兴侗寨,是贵州省黎平县最大的侗寨,也是最古老的侗寨之一。它位于一狭长谷地之中,建筑密集,形成罕见的布局风格。当地耕种的梯田多沿山势分布,常为云雾缭绕。我运气不佳,没有亲身感受到。

▲04
一座座上有棚瓦,侧有坐板的“花桥”横跨河上,供人歇息。在这木寨里,最显眼的并非什么权贵官富的高楼,而是那五幢高于一切的鼓楼,各代表“仁义礼智信”五团房族。各团鼓楼基本相似,只是雕花壁画有所不同。鼓楼是议事聚会的重要场所,所以楼前有一大块空地,正对戏台。

▲05
肇兴侗寨因五座村寨彼此相连而气势更胜一筹。那五座鼓楼群、五座戏台、五座风雨桥,聚集在一起所造就的风景,更是壮美。再加上那些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歌坪、禾晾、禾仓、石子路,走在被溪流环绕分割的寨子里,就像走进自然、古朴的画卷。

▲06
鼓楼从外观看像一座宝塔,飞阁重檐,气势雄伟。全楼为木结构建筑,用四根大杉木为主柱直达顶层,另立副柱加横竖瓜于其上,向四周伸展,全以木榫穿合。传统为中央悬空一根为雷公柱、四根金柱为主承柱、四周有十二根檐柱的结构方法,象征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寓意"天长地久"。

▲07
鼓楼装饰各不同

▲08
趁了好天气,寨人把刚收的稻谷子摊开来晒

▲09
慢步在肇兴街头,走在每一条小溪旁,当坐在小板凳上吃着肇兴腌鱼,进入那些小店讨价还价买侗布,你的心会安静,更多的是安逸和满足,觉得自己恍惚中生活在几个世纪以前。

▲10
沿河而建的吊脚楼

▲11
刚刚演出归来的姑娘们,走在肇兴街头,仍是一脸的喜悦

▲12
跨在小河上的风雨楼

▲13
侗寨保留了相当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譬如他们的房子包括鼓楼都是榫卯结构,还有许多家门前都嵌有“泰山石敢當”小石碑作辟邪用。这才是民族特色,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

▲14
屋檐下晒杅上整齐挂着的是晾晒的稻种

▲15
肇兴共有5家房族,对外一律姓陆,内部有各自不同的姓。各个房族居住在不同的地段,并各自建造了本房族的鼓楼。整个寨子的形状就仿佛一艘大船。

▲16
肇兴大寨,安静祥和,渺渺的炊烟,高耸的鼓楼,潺潺的溪水,忙忙碌碌的寨民,一幅和谐的画面。没有商业的渲染,没有熙攘的人群,也没有华丽的雕饰和浓妆粉饰的奢华,然而在肇兴的每一分时光,却能让你遁入凡间,感受到纯朴自然。

▲17
交通不很方便的肇兴还保留着很多原初,背依青山,旧旧的寨子,狭窄的沿溪小道,路边屋檐下挂着的自己染的青布。寨外形状各异的田园连成片,展现着一幅风景画卷。

▲18
再见了肇兴侗寨 ,再品赏你夕阳下的美丽,我还会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