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高崖口 · 小延安窑洞 · 宝塔山 (图下)

标签:
京郊高崖口小延安窑洞宝塔旅游 |
分类: 景物摄影 |
摄影:光影骑士
▲02
据了解,距北京城六十余公里的昌平区高崖口,境内峰峦叠蟑,山秀谷幽,有着原始自然的山川风貌,奇花异草遍野,果树珍品漫山,环境清幽静谧,走近那里,浓郁的山乡气息扑面而来。更吸引人的是:其南沟自然风景区内有着窑洞和宝塔,美称“小延安”。
2013年8月10日,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了北京昌平区高崖口,观光这里的风光美景,领略了“小延安”的陕北边塞风情。
据史料记载,高崖口成村于元代,村东南有一绝壁,高30余丈,该村又是三岔路口之地,西可通怀来、张家口,南可通门头沟、斋堂,东可达南口、昌平,多个地缘关系,故名高崖口村。该村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当地老百姓做军鞋,抬担架,支持前线作出巨大的贡献和牺牲,1948年12月10日,冀察热辽军区26团两个营与县大队和当地民兵共同阻击国民党104军,进行了浴血奋战令人称颂。
距高崖口村东南三华里的南沟自然风景区内有被誉名的“小延安”,总占地面积150亩,位于景区北侧半山腰有着本地特色的窑洞,景区出口处的北侧山上有一座微缩型“延安宝塔”,分外耀眼。这次,我们走近小宝塔,也实现了和一栋栋窑洞零距离接触,从中领略到陕北边塞风情,感悟了窑洞主人的热情好客。出于对主人意见的尊重,我们没有拍摄窑内生活场景,也没让主人出现在画面中。据介绍,在这里可以吃到陕北延安的特色美食,有压饸恰、馅窝头、贴饼子、棒茬粥、山野菜、红豆饭等。因时间紧,我们没有时间享受到这样的口福。
对了,这里是不收费滴,窑洞主人都是实实在在的住户,但门口不仅大狗小狗看家,还有是藏獒护院,您要品赏京郊的陕北风情,定想好如何走进窑洞人家噢,祥情如何?请朋友跟随我的镜头观宝塔,走近窑洞人家……。
站在这个小小宝塔下,让人想起延安宝塔山,山上建于唐代44米高的宝塔,巍然直插云天,如一忠诚的卫士守卫着延安古城。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
陕北窑洞,是时代的烙印,历史的记忆,人们在享受到了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的同时,依然对窑洞情有独钟,在京郊高崖口我们见到了。
从对面山上观北山腰的排排窑洞
进入窑洞区域的大门
通往窑洞的路,轿车可以开上来
在这里建设的房屋,特意将陕北窑洞的元素融入其中,使你领略到陕北窑洞的风采。
来到这里让我想起,中国人向来把新郎、新娘结婚后第一晚的同居叫“入洞房”,并且将人生最幸福的事也概括为“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的佳话。这充分说明了窑洞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久远而深刻的历史意义吧。
富有的窑洞人家,还有轿车停放在窑洞前
窑洞最大特点是以弧形的拱壳,无论从室内的窑顶或室外的拱头线来看,都不乏其“圆美”架构,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天圆地方”学说。
半圆木窗,不仅光线较好,透气性大大提高,其半圆形木窗的格局如旭日东升,令人视觉大开,不由让人想起那首歌“东方红,太阳升……”,这也许是易经中“天圆地方”之说的体现,耐人寻味。
窑洞留有窗户。有半圆也有正方,以上半圆下方形窗户居多。圆窗下配有对称的小方窗或将窗棂子套成美观的图案。
主人讲,窑洞前的瓜藤架下,是吃饭、聊天、纳凉的好地方
窑洞的“进深”很大,屋内宽敞,真想住一宿
从窑洞看,弧形曲线成为审美的主体,入夜又别有洞天。入夜,窑洞内通明的灯火透过门窗,柔和的乳白色和橘黄色光线充盈满拱大窗,弧形拱头线和如意格、冰裂格、金钱格、双喜格等窗棂纹样清晰可辨,别是一样风景。这种刚柔相济的窑脸造型,除了拱窑之外,在其他任何建筑中是看不到的。还见可爱的小狗在窑洞跑来跑去,情趣多多。
窑洞前堆放了很多生产、生活用品
另一位窑洞主人养的绵羊,约有五十只左右
这绵羊好客,见我们来,都跑过来,叫声一片,好让人感动!
还有废弃的窑洞,有些可惜
▲22
这是临公路很近的一排窑洞,现状不像有人居住,因大门紧锁,没能进去
这窑洞还安装有暖气,谁曾经居住过??
被称之“小延安”自然景区的位置示意图
(谢谢浏览!)
相关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