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精舍 · 武夷宫,武夷山灿烂文化 (图文)

标签:
武夷山武夷精舍武夷宫旅游摄影 |
分类: 人文摄影 |
摄影:光影骑士
武夷精舍是武夷山的一大建筑,人称“武夷之巨观”。是号称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紫阳书院的前身,原建筑已毁。原址现竖立有福建著名书法家沈觐寿撰并书的“武夷精舍遗址”六字及介绍文字的碑刻。这里是后来重建的,更名为武夷精舍。
站在书院里,看着朱熹的塑像和他讲课的学堂,还有四壁先生留下的治学名言,我们仿佛都置身在那个时代,聆听着先生的教诲,感受着近千年的文化气息。
武夷宫景区前临九曲溪流,背倚秀峰的大王峰脚下,初建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5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朝时扩建至三百多间,赐为“冲佑万年宫”,当时是全国六大名观胜地之一。每年中秋在观中祭祀武夷君、皇太姥。现存有两口龙井、万年宫(现在是朱熹纪念馆)和三清殿。年代悠久的武夷宫,虽历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经不住数次火焚和兵燹,后仅留下几间空房,现武夷宫是重新修复的。紧临有仿宋商业街及茶观、朱熹纪念馆、中山堂、万春植物园等景点。
主要景观有武夷山博物馆、三清殿、大王峰、幔亭峰、狮子峰、换骨岩、三姑石、宋街、朱熹纪念馆、柳永纪念馆等,是集自然景观、园林建筑、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景区。
我们这次主要是参观了柳永纪念馆。

▲03
那天,游完天游峰,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沿着九曲溪畔向武夷精舍走去。

沿途仿佛听到九曲溪水在向我们讲述武夷精舍的故事。

▲05
当我们穿过云关,走近武夷精舍,仿佛眼前浮现四方学者千里迢迢纷至沓来,云集武夷精舍,探讨理学,传播理学,学术气氛浓烈而高涨的场景。

▲06
朱熹创办的“武夷精舍”。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内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石门坞、观善斋、寒栖馆、晚对亭、铁笛亭等建筑,时人称之为“武夷之巨观”。

▲07
去武夷山游览,绝不可遗忘朱熹这位撑起中国古代文化半壁江山的文化巨匠。他潜心在武夷山生活、著述、教学达40余年之久,形成了儒学思想的又一高峰——朱子理学,获得了“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铸成武夷山灿烂的文明,成为武夷山最具灵气的精魂,让每一位踏进武夷山的游客,不得不产生一种朝圣的心态。

“学达性天”该是理学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朱熹穷其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吧。据史料记载,朱熹自幼勤奋好学,不乏政见主张,也不缺从政为官的能力,但他不热衷于仕途。

▲09


▲11
武夷宫,前临九曲溪流,背倚大王峰,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胜地之一,是武夷山最古老的宫院。(注:武夷宫在此峰下)

▲12
牌楼

▲13
柳永纪念馆,位于一曲尽处的北岸。是一座三层楼阁式的建筑,馆前草坪上矗立着柳永的全身铜像。塑像遥对幔亭峰和大王峰。内设生平馆、柳词书画馆、《巫山一段云》词意画之馆和《煮海歌》词意画之馆。

▲14
▲15

▲16
浮雕映衬,呈现柳永对爱情的向往。

▲17

▲18
长300米的宋街,街为南北走向,街头建有石坊门,街尾构筑了古门楼,模仿宋代建筑遗风。以“朱熹纪念馆”为起点,过石坊门,则依次为三清殿、彭祖山房、五株钱庄、茶观、戈壁艺术馆、武夷山博物馆、碧丹酒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