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冬 · 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 角楼(图)

(2012-11-22 06:16:28)
标签:

明城墙遗址

角楼

秋色

旅游

摄影

分类: 风光摄影

摄影:光影骑士                                  拍摄时间:2012年11月19日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01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02

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北京火车站南,崇文门东,东便门以西。在和暖的冬日,我漫步来到这还是秋色尽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仰望着这绵延、残缺、古朴的明城墙及深沉凝重的角楼,在一排排古树的掩映下,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民族的沧桑,展现着老北京深厚之文化积淀,令人凭添无限的遐思。站在城墙下,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油然而生。此时此刻,让我不由自主地跨入时空隧道,打开思绪的闸门,踏进明城墙遗址的历史长河。

 

一、历史上北京的明城墙全长约40公里,始建于明永乐17(公元1419),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这段1.5公里的明城墙遗址是老北京明城墙的缩影,是老北京的重要标志。

 

二、其明城墙遗址公园的东南角楼是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始建于明代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是北京历史的见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公园内,在原京奉铁路从正阳门至东便门车站之间2.8公里的路段上,其东便门车站的信号所(京奉铁路信号所),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由英国工程师金达设计完成的,在1901年与前门火车站同年建造(见图16)。

 

四、东南角楼东的原通惠河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的一段。元世祖忽必烈为解决江南漕运抵大都城的问题,命郭守敬为都水监,于元二十九(1292),新河工程正式开工,至通州接北运河。明清两代,因城内故河道圈入皇城之中,漕船遂从东便门外的大通桥为终点码头。

 

五、现在的北京站以东的泡子河东巷内,有一条盔甲厂胡同,顾名思义,这里曾经是生产官兵穿戴的盔甲的工厂。说到盔甲厂,就不能不提到上世纪三十年代轰动中外的著名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以及它的作者埃德加·斯诺1933年~1937年,斯诺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和他的夫人海伦大部分时间就住在盔甲厂13号院内,离位于南城根的燕大教职工宿舍——“燕京大学花园相距不远。据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回忆,当年的盔甲厂13号,是一个满是绿树、翠竹、假山的花园式院落。1965年,盔甲厂改为盔甲厂胡同13号院改为6号院。今天这里是中安宾馆

   

    六、如果在一百多年前,登上这座东南角楼向城外看,可以看到宽阔的护城河和通惠河、大通桥,以及繁忙的东便门漕运码头,这里还是整个北京城市水系的出口。向城内看,一条弯曲的小河将几个清澈的泡子串联起来,像一条翡翠项链,北京人称之为泡子河。在元代,泡子河是通惠河在城外的一小段故道。现在这里还有泡子河东巷、西巷泡子河社区”的称呼,能使人们联想起这里曾经有过一条美丽的小河。

    据红学家周汝昌考证,曹雪芹可能就诞生在泡子河畔的曹家宅第芷园 据说小说《红楼梦》中的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林黛玉就是在大通桥码头上岸的。

 

七、东南角楼南面的蟠桃宫久负盛名,蟠桃宫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京城中最知名的庙宇道观之一。

其原因是:自明、清至民国年间,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蟠桃宫都要开庙三天,名之为蟠桃盛会,每逢庙会之际,从崇文门至蟠桃宫前沿护城河南岸茶棚、货摊林立;打把式、卖艺、变戏法、摔交者接连不断;日用杂货、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庙后的空旷处还有跑车、赛马等活动,人头攒动、车马喧嚣,十分热闹。

一九八七年因修筑东便门立交桥,蟠桃宫正位于主桥道上而全部拆除。原蟠桃宫王母殿前的护国太平宫碑被作为文物移至立交桥南侧绿地中保存(见图9)。

 

明城墙遗址;角楼,你在初冬的日子里秋色是那样的绚丽多彩,就像一位有着青春、健康,充满活力的;博学多知的文化老人。我相信,你的古老、沧桑之美将不断地焕发勃勃生机,为老北京的厚重历史增添更加耀眼的光彩!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

 ▲03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

▲04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05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06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07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08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

 ▲09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

▲10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

▲11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

▲12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

▲13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

 ▲14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15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

 ▲16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17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18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19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20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21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22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23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24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

 ▲25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26

初冬 <wbr>· <wbr>秋染的北京明城墙遗址 <wbr>· <wbr>角楼(图)▲27


相关博文

 

   北京明城墙角楼的水乡风貌(图) (2010-08-24 07:20:17)

   暮色下的明城墙 · 云飞云渡 (2012-08-10 05:50: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