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2011-07-26 06:06:15)
标签:

陶然亭

旅游

摄影

分类: 纪实摄影

摄影:光影骑士

拍摄时间:2011年7月23日                             地点:北京陶然亭公园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01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02

 

   京城已数日没有晴天白日的好天气了今天一早起来一看,更是让人大吃一惊,整个环境都笼罩在雾的世界里我突然萌发一个想法,拍雾景去,找雾景中的别样美。我拍雾景真是少之又少,这是一次尝试吧,请朋友们多指教,谢谢!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03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04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05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06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07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08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09

这个桥廊是1989年在园中所建,仿四川三苏公园的百坡亭,原亭为纪念宋代苏东坡而建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10

    前景中三人很有意思,一人钓鱼,两人参谋观阵,"主钓"有椅子,"辅钓"只有蹲着,体现了"一主二辅"的钓鱼快乐境界,真可谓其乐融融也!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11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12

这是园中仿建的"兰亭"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13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14

这五朵睡莲排列是不是让人联想起奥运"五环"?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15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16

这位老人家用水在地上挥毫,很符合"笔缘天地"的意境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17

快乐说书人,给大家带来快乐!
陶然亭·雾中景·快乐人
 ▲18
舞出快乐心情,舞出快乐人生!

 

如何拍好"雾中景,"我的浅简理解认识:

 

 一般认为阴天有雾是“恶劣”的天气,但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却是拍摄雾中景好机会。雾是由许多细小的水点形成的,因而它能反射大量的散射光。雾天,薄雾掩盖了杂乱无章的背景,简练地勾划出画面中的主体形象。面对薄纱笼罩般的朦胧而又变幻的景色,会触动人们产生无限丰富的遐想,摄影人可以利用雾气营造梦幻氛围景色的机会。还有,雾还能改变被摄物体的明暗反差和色彩饱和度,使被摄对象的形态与表面结构的清晰度发生变化。雾分为蒸发雾和辐射雾。蒸发雾多数情况是出现在深秋和冬季,在冷空气过后而产生。辐射雾多发生在冷空气过后雨停转晴的当天晚上和次日早晨。因此摄影者只须雨后次日大早提前做好准备,很有机会拍摄到云雾缭绕的景观。雾还有浓淡之分,一般来说,利用浅淡的薄雾来拍摄,可以得到较好的空气透视感,照片色彩明快,会得到较好的视觉效果;而利用浓雾来拍摄,因为雾强烈的遮蔽作用,可以产生虚幻、神秘的氛围,如很多摄友拍的黄山,张家界风光片往往利用较浓的雾气,给人非常强烈的视觉感受。
   
有人说摄影是一门减法的艺术,我觉得很有道理当景物之间出现雾气的时候,往往可以使得普通场景因为大量的细节被隐去,而出现新的特征景观,在雾中拍摄,通过拍摄距离远近来调节、来取舍晴天不能避开的东西,得心应手地取舍消除。从而呈现诗意化的美景。雾中景物若隐若现,往往是近景清晰,中景朦胧,远景模糊,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时雾能使景物产生残缺,又能把这些残缺的景物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景观效果,雾对景物的天然留白,会产生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意境和效果。让人们展开无限的空间想象。是画意摄影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拍摄时若有阳光,雾景的最佳拍摄时刻是日出后1-2小时,此时阳光较强,雾气减弱,远景朦胧,近景清晰,利用逆光拍摄,雾会显出半透明的质感。当然若想将雾拍得浓重,使画面具有雾气缭绕感,就需加用滤镜。一般黑白照片可选用蓝滤光镜,而拍彩色照片只需选UV镜或天光镜,它们可吸收雾中的紫外线和蓝紫光,纠正雾中色调偏蓝的缺陷。拍雾景不宜用长焦镜头,因影物有压缩感,尽量用广角或者标准镜头。因使用较广的镜头,使得画面的影物立体感、质感和清晰度都增强。在雾天拍摄需要曝光过度一些,可增加1/3级或者1/2级。这时能看到光线柔和的纹理,并且不会有任何明显的白色。雾天的色彩平衡或光线温度是非常冷色调的蓝色,如果希望图片看起来中性一些,宜选择阴天白平衡,要么用滤光镜,或者二者结合使用。如果色调非常冷也可以使用白炽灯白平衡。雾天拍摄在安排画面构图时,应尽量选择有远景、中景、近景的景物,以表现景物的纵深感。前景、中景应尽量选取深暗色调的景物;浓雾时一般不宜拍摄,因为它的能见度太低,除较近的前景外,中景和远景都看不到。这时,如果加用黄滤光镜或橙滤光镜,可减弱浓雾效果。如想增强雾的效果时,可加用蓝滤光镜或雾镜,可获得不同浓度的雾化效果。雾景拍摄中由于远景、中景细节较差,因此近景往往成为视觉中心点,必须认真细心选择,一般应尽量选取暗色调的事物为前景,才能从大片的雾气中跳出来,拉开视觉距离,通常可以选择造型优美的树、色彩艳丽富有细节的建筑、形成深色剪影的船支、石桥、穿色彩鲜艳人物等等作为前景,可得到较好的视觉效果。前景的画面主体主体所占的面积不要太大,一般以不超过画面总体的1/4为好,这样就可以用大面积的浅色调来突出小面积黑色调的被摄主体,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有利于对雾的表现和有利于增加画面的空间感和纵深透视感。中景最好占据较大面积,远景则是烘托前景和中景的基础,通过前、中、远景的不同影调对比,画面层次就显得比较丰富。拍摄"雾中景",在注重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就是多实践,充分体会掌握表现雾景的特点和氛围,才能获得到较理想的片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雨后荷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