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城墙角楼的水乡风貌(图)

标签:
北京明城墙角楼通惠河风光休闲旅游摄影 |
分类: 风光摄影 |
摄影:光影骑士 地点:北京东便门角楼通惠河(护城河)
明城墙遗址公园紧临北京火车站,园内的东南角楼在原东便门旧址的西侧,昔日的东便门内外景观甚佳,有“东便游船”的美誉。说的是在东便门东侧原有个大通桥,桥西为内城的护城河,桥东为漕河,即著名的通惠河。大通桥因桥的上游设有水闸故亦称双龙桥和大通闸,旧京时护城河水通过大通闸流入通惠河,故大通桥实际是通惠河的起始点,亦曾是旧京南北行人与货物出入的交通要道。大通桥还曾是明清时期南北运河的终点码头,许多江南购来的宫廷御用品都从通惠河而来于大通桥转运至皇宫,故有“北京城是漂来的”之说。据说小说《红楼梦》中的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林黛玉就是在大通桥码头上岸的。大通桥东的通惠河上建有水闸,大通桥东的二闸水波荡漾,漕运粮船和各种游船往来穿梭,不亚于江南景色。两岸明清时期就水草丰盛,树木葱茏,两岸筑有楼亭阁馆,酒肆茶棚小吃摊林立众多,每逢清明上巳节、蟠桃宫庙会、开漕节、端阳节时亟为热闹,届时笙歌夹岸,碧浪如鳞,画舫澜桡,衣香人影,城堞咫尺,乘舟而游野趣盎然,故有“大通桥上望蔼船”之说。旧时的东便门大通桥至二闸是春季踏青夏季避暑旅游观景的胜地,还像《北京竹枝词》描绘的:“乘舟二闸欲幽探,食小鱼汤味亦甘。最是望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悠悠几百年, 通惠河已经流淌到京城以及在这个城市中生活着的人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曾经的生命密码。(参考网络资料编辑)
由于人口的激增和城市建设,北京的古城墙和城市水网,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面目全非。特别是从1965年开始,在地铁一号线的建设中,城墙被拆除,护城河河道被占用。与万宁桥、高梁桥、天桥齐名的东便门大通桥,也于1966年消失了……。但经过近几年的治理,通惠河已基本呈现了倒映角楼的雄姿,试图让人们回忆起当年东便门的水乡风貌的美景了,究竟如何,就请看下面的图片展示吧。

- 04 -
从通惠河的东岸观角楼,碧浪如鳞,通惠河的水给雄伟的角楼更增添了几分灵气。

- 05 -
从蟠桃宫庙遗址处观角楼,让人们想起旧时三月三蟠桃会宫庙的盛景,庙会人山人海,通惠河上游船往来穿梭,沿岸小贩的叫卖,真是热闹非凡。
- 06 -
从角楼的东南护城河岸边向北观赏,曲水湾湾,绿波荡漾。

- 07 -
- 08 -
弧形跨河高架桥,气贯长虹,给通惠河增色。
- 09 -
在角楼的东南高架桥上向西北观赏,蓝天,绿水,高楼林立,古老的角楼在向人们诉说着现代文明。

- 10 -
桥与灯杆,曲与直,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仅仅是展现美,更重要的是在履行着各自的职能。
- 11 -
通惠河中的倒影,乃是角楼的雄姿在向人们骄傲地展示。
- 12 -
通惠河,京城中的一带净水,几百年过去了,但她还深情依旧,焕发着勃勃生机。
柳在漫舞,鱼儿跳跃,清清河水在静静地流淌,一直向东,与京杭大运河亲密约会。
- 14 -
我们盼望着,能有一天,更多的南方朋友像林黛玉一样,兴致勃勃地从京杭大运河坐船而来,在东便门码头下船,当然,他们不会走进封建社会的大观园,而是开心地去游览今天的明城墙遗址公园。

- 15 -
关于明城墙遗址公园东南角偻:
谢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