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第五次聚会——多样童年(托托版)
(2010-12-16 13:21:24)
标签:
自我成长团体团体咨询热带雨林童年健康 |
我能感觉到我们的团体真的已经很有凝聚力,比如这周骏感冒了,很严重的在床上躺了几天,但今天的活动他还是坚持的来了,大家都送上了问候,希望能给他温暖。不过辉真的病倒了,没有来参加这次的聚会,在这里表达对辉的问候,希望你早日康复。
周六我就收到了骏的短信“明天别迟到,你离得最近。”所以早上我早起了一会儿,还换了身颜色鲜艳的衣服,因为上次洛说我总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我想要通过外部的改变而“回到人间”。到了咨询室,琪、洛、诚、欧阳、阿苏都坐在客厅里开始聊天了,田也在阳台,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我没迟到”,看来她还是有意识的在改变她多年的爱迟到的坏习惯。琪见到我换了新衣服,说:“好漂亮哦”,对此我一定要表示感谢,“谢谢,谢谢你给我回到人间的肯定。”
开始的小游戏很有意思,玩了几轮大家都学聪明了,谁都没有出错,最后阿苏被惩罚出节目,他朗诵了他祖先苏轼的词《赤壁怀古》。他说他上大学的时候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晨跑,然后在江边大声朗读诗词。好习惯!崇拜,学习!
这次的主题是“多样化的童年”。主题背景音乐是一系列的童年歌曲,听着熟悉的儿歌,从阿苏的催眠开始,他带着我们回到小学的校园,去看看课堂里正在上课的我们,在校园里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的我们,在操场上上体育课的我们,在花圃里捉虫子的我们,在教室里大扫除的我们,站在板凳上出黑板报的我们,在国旗下升国旗的我们,没写作业而被老师罚站的我们,跟小朋友打架而被叫家长的我们……之后我们走出学校的校门,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到家,去看看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的我们,在家里勤奋学习看书弹琴画画的我们,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的我们,打碎玻璃杯的我们,被锁在家里的我们,跟邻居小朋友玩过家家的我们,挨打的我们,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哭泣的我们,和爸爸妈妈吵架的我们……最后我们的灵魂像小鸟一样飞呀飞呀,飞回到现实当中,飞回到咨询室,飞回到我们身上。
阿苏让大家每人分享一件童年最快乐和最痛苦的回忆。第一个分享自己童年的是骏。骏说他的童年基本上是不快乐的,很压抑的。他说父母从小对他很严厉,母亲的要强使他从重点幼儿园一直读到重点高中,学习上一直是个佼佼者,但除了学习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流。当内心不满时,他不会直接表达出来,因为如果提出自己的要求或不满会招来更大的冲突,觉得还不如不说,但内心却在咒骂他们。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有一次跟同学玩过了头,很晚才回家,走到家门口时,站在门外等他的母亲没有说一句话上来就给了他一巴掌……听到这里,我的内心涌起无尽的酸楚,我仿佛看到骏的内心有一个耷拉着脑袋懊恼、愤怒却又无处发泄的小男孩,禁不住有些同情他,想去安慰那个失意的小男孩。于是,我忽然有些理解了他平日为什么会客气得给人很有距离的感觉,也许这就是他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吧。对于一个屡遭父母情感忽略的孩子来说,远离(或说节制)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不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吗?骏说,童年的经历对他影响很大,以至考大学时发誓要远离家乡。虽天不遂人意,但后来的经历证明他确实一直都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但尽管如此,童年的阴影似乎一直伴随着自己,直到现今每当回到家,仍然能体会到当年与父母之间的那种冲突,内心想要亲近却每次都不能如愿。田从这里听到了积极的一面,回馈说,家确实是一个让人很矛盾的地方,不论我们走了多久,走了多远,都希望能回到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虽每次都得不到,但还是会努力去寻找,可能这也就是家本来的意义吧。谈到最快乐的事情时,骏说,当然,虽然在感觉如此恶劣的环境里,也仍然是有一些快乐的音符的,他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趁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的推出家里那辆比他还高大的老式自行车,一个人摔倒、站起来,再摔倒再站起来,终于学会了骑车。虽然其中受了很多的皮肉之苦,但很有成就感,很为自己骄傲。
琪第二个分享自己的童年,她说她童年最痛苦的事情是3岁的时候父母离婚,有一天她学完琴,很晚了,爸爸还没有来接她,妈妈来接她,她背着和她一样高的琴,跟着妈妈来到姥姥家,但是任她怎么叫,姥姥姥爷都不理她,于是妈妈只好带着她走很远的路去了二姨家……琪的讲述让我非常的震惊,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如果童年有个温暖完整的家庭,会是他一生力量的源泉,而我自从爸爸离开后一直为此感到痛苦、遗憾,几乎所有的不快乐也都与此有关,所以我一直以为琪内心有强大的力量,是因为从小在被肯定、被夸奖的环境里长大,她内心被爱所填满,而我却不是。所以当我得知原来她的童年也是有这样的缺失的时候,我被大大的触动了……一切原来都是我的自我认定,其实我也可以过得很好的!琪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和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去黄河边玩,去捉鱼捉虾。在琪说她和小朋友去捉虾的时候,她开心的像个小孩子,一点也没有刚才那种失意的感觉。我突然发现记忆宫殿实在太棒了,他把我们经历的每件事情都按顺序存放在了不同的房间里,当我们走进那个房间就能看见那时的我们,更重要的是还能感受到当时我们的情绪。那些美好那些快乐不是一闪而过的流星,他是一个恒星,静静地呆在属于他自己的房间,静静地释放着他的光芒,尽管有时恐惧、孤独、挫折遮蔽了我们的双眼,但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可以选择穿越这一切,寻找到光明。
琪选择我第三个分享我的童年,之前我一直都以为我一定会说:我爸爸妈妈在他们还不知道怎么当父母的时候就有了我,所以他们是不称职的父母,他们完全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就知道犯错了就要严厉的教训,小惩大诫,不能再犯,所以我小时候不像别的女孩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而是父母的“掌下挨打猪”。但是当我坐到那个椅子上的时候,我看见了那个因为打碎玻璃杯而挨打,因为穿了新鞋掉进河里而挨打,因为弄破了漂亮的花裙子而被指责,因为翻墙撕破衣服而挨打的自己以及我的父母,我忽然感受到孩童时代的单纯!而其实让我最痛苦的事情是我因为转学跟不上新班级学习进度时妈妈焦虑的表情——原来我是那么的怕妈妈对我失望。让我最高兴的事情,其实有很多,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过年放各种花炮,各种各样的恶作剧……但是我最后想到一件最单纯的事情,就是一年级的时候我考了第一,爸爸骄傲的带我去旅行。(想起这件事情可能是因为我中考的时候考了全班女生第一,爸爸虽然脸上很阴郁责怪我没有考好但是我听班主任说,我爸特别高兴,他为我而骄傲。后来高考的时候我又考了全班女生第一,我妈妈说,如果你爸爸知道,他一定会为你骄傲的。再后来考研的时候我考了全班第一……都是后话。PS.另外我没有其他几位优秀,都是全年纪第一或者整个区域第一,我就能pk掉班上的女生。哎,知足了。)我想这就是孩子吧,父母就是天,他们的快乐与烦忧都牵动着我们。
我看着田田姐,她从回忆童年开始就一直在掉眼泪,我都不忍心把红心传给她,所以欧阳成为第四个分享者。欧阳还是那么单纯,他说童年是个巨大的宝库,他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东西太多了,他很纠结有些事他到底要不要说。他说他的痛苦和快乐是连着的。比如小时候有一次和小朋友在长江边玩耍,有个小朋友看到了一群大蛇盘在那里,他听到了以后恐惧到了极点,然后撒腿就跑。他说那种恐惧让他很深切的感受到痛苦,但是之后回想起整个过程,他又觉得充满童真和乐趣。另一件事情就是爸爸出差给他带回一个警察的帽子,他十分喜欢,特别地高兴,用他的话形容就是“心简直都高兴到天上去了”。可是后来不小心把帽子烧了个洞,心情难过到了极点,还害怕会被指责,他觉得他的情绪就像是坐过山车,从高山跌落谷底。我觉得他说的这两个故事好像都很有哲理,有点真理在往前迈一步就是谬误一样的感觉,快乐再往前多走一步就是痛苦,痛苦到极致就是快乐,原来痛苦和快乐他们是对邻居呵。
欧阳把红心传给了洛。洛很投入,她说伤心的事情的时候就伤心的会哭,说自己开心的事情时候又很有感染力,把我们都带到那个快乐的场景里。洛说她小时候十分乖巧懂事,学习好还会帮爸爸妈妈做很多很多的家务。她有个小霸王一样的哥哥,哥哥在奶奶的溺爱下长大,全家人都很让着他,洛也习惯了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他,甚至是自己碗里的瘦肉(那时条件不好,吃肉是很奢侈的事情)。长大了一些后哥哥到外面去上学,因没有了家长的束缚,他像脱缰的野马,一步步偏离家人的期望,以致学也上不下去了,留下一张纸条,南下打工去了。父母对哥哥彻底失望了,所以把更多的关爱和希冀给了洛,原本就乖巧顺从的洛,感觉承载了父母对哥哥的期望,压力更大了,变得更加的听话、努力学习,后来上了大学,毕业后有了一份较好的工作。但她的哥哥觉得是她占有了家庭的资源,原本那应是他的,所以觉得她是欠了他的,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心灵觉醒以前,洛默默地承受着,不断的付出、偿债(心灵的债和金钱上的债),直到最后实在承受不了了,与哥哥的一场冲突,让她开始反省自己,才慢慢认识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直存在着问题和隐患。于是这一年多来,一直在进行自我成长,调整自己与家庭的关系,现在已基本上能看清楚并用自己的方式适应家庭的模式了。洛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看见爸爸用磨盘的棒子把妈妈打到在地的情形。她说当时的她太恐惧了,以至于现在回忆起这个场景时,她的脑海里是空白的,她忘记了当时的自己在哪也忘记了当时的状态。洛说起最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像个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她说最开心的事情是天冷的时候同学们靠着墙壁“挤油”,大家挤得太热烈了,有时候会一群人集体摔到,但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很开心,或许那正是游戏的高潮,是最开心的时候。身体在挤的过程中暖和了,我们的心也在嘻嘻哈哈的热闹中暖和了吧。
诚说他的童年就是单纯快乐美好的童年,快乐的事情太多了,基本上都是很快乐的,痛苦的事情倒是很清晰的记得就一件。只能说他的痛苦很另类——他突然有一天产生了一种惶恐的感觉——是对死亡的恐惧。当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突然就呆若木鸡,妈妈问他你怎么了,他抬起头说“没事”。现在的他很后悔,他说如果当时我说出来就好了,不会直到现在都这么恐惧。我感觉我们不是一个段道的,所以我对于他的经历没有产生共鸣,只有遥望。
最后一个是田田。田田就像是她的名字一样那么甜美,我一直不敢想象她的童年不那么甜美,但这又是意料之内。我想她小的时候在同学们的眼里一定像公主一样,因为她学习好、长得甜美可爱,拥有父母的疼爱、老师的疼爱、同学们的羡慕和拥护,好像能想到的一切她都拥有。但是童话故事里的桥段总是一样的,凡是有公主出没的地方一定会有邪恶的巫婆。她遭到了嫉妒,她的二哥的恶狠狠地嫉妒,并时常遭受由于嫉妒导致的言语和身体上的攻击,进行一种连续性的身体和精神折磨。这样的攻击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阴影,直到现在每每回忆起这些仍然感到痛彻心扉的凉,最痛苦的是她不能理解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对待?为什么?为什么?!当田田这样发问的时候,其实我的内心也有着这样的疑问。是上帝不公吗?是父母不懂得教育和保护孩子吗?是伤害她的人其实也是可怜之人吗?噢!不管是什么原因,田田,其实那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也许它永远或者本来就没有答案,重要的是那些事情已经过去了,那都是曾经的故事,它不会再继续伤害你了,你现在已经长大,你有能力拒绝和反抗这样的伤害,也许阿苏所说的“宽恕”会是一个办法,当然,这需要一些时间,现在也许还做不到,不过没关系,慢慢来,先看到她,再慢慢接纳她——那个受伤的、痛苦的、困惑的小女孩。不用怕,我们陪着你。
田田定了定情绪,继续说她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她有两个好朋友骑着自行车走很远的路去她家接她一起上学,三个人,一人骑车,一人前一人后,铃声叮叮当当的响了一路,三个人的笑声也撒了一路……大家说起开心的事情,很多都是和朋友、同学在一起。我觉得很神奇,就是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跟你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在你生命中许是转瞬即逝,他们有时很单纯的不计回报的为你付出,他们在你快乐的时候陪你快乐,在你难过的时候陪你难过,他们也许在别人都夸赞你的时候将你敲醒,也许在别人都瞧不起你的时候,忠诚守护着你,不离不弃——他们的名字就叫做朋友。
最后一位分享者是阿苏,因为我们对他的童年也很感兴趣。阿苏说他回忆过很多次自己的童年,每一次想起的事情都不一样,这次觉得这件事情最快乐最高兴,下次也许是另外一件。阿苏先回忆了一件让他最痛苦的事情:年关债主都到家里来逼债,来一波又走一波,最后来了一位远亲来要债,家里人终于愤怒了,和对方产生了口角争执,对方要不到钱气呼呼的走了,过了一会儿债主的弟弟拿着锤子冲进来,不由分说,直接拿锤子打到比阿苏大六岁的哥哥的头上,顿时血流如柱。阿苏说,从此他特恨那个亲戚,路过他家恨不得拿刀杀了他们。但上大学之后他看到一句话让他警醒,“仇恨在你杀死别人之前会先烧伤你自己”,于是他开始在心里原谅、宽恕对方。这是爱自己的举动,我们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宽恕我们仇恨的人,因为对我们而言与其说放过他们不如说放过自己。阿苏最高兴的事情和欧阳有些相似,也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波动:过年的时候阿苏终于有了新衣服,他高高兴兴的穿着新衣服跑出去玩,结果摔了个“狗啃屎”,还把衣服摔了个大洞,快把他吓死了,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乐极生悲,他心疼衣服又担心妈妈的责备。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他跑回家,进门就跪在客厅里,嚎啕大哭,说:“妈妈,我错了!”,妈妈很诧异的问他做错了什么,还以为他在外面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阿苏小时候很调皮)。他说:“我摔跤弄破了衣服。”苏妈妈听到这样说,舒了口气,自然没有责怪他,还安慰了他。阿苏现在来说这事的时候,一直抑制不住的哈哈大笑,但听得出对于当时的阿苏来说,这就像灭顶之灾一样。所以我觉得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是有很大不同的。如若成人能理解、照顾孩子的心理,就会避免很多的伤害,而如果伤害已经发生,而我们能用成人的视角去重新认识问题,伤害的作用就不会持续。我觉得当时的阿苏很勇敢,面对那么大的恐惧,没有选择逃避,遮掩自己的错误,而是承认和面对,真棒!
最后,我们每个人说一个词概括我们的童年,然后将所有的词组合起来,用以表达我们“热带雨林”成长小组“多样化的童年”:我们有一个满足的、缤纷的、极端的、情感丰富的、平淡的、天真的、简单的、理智的、单纯的童年。在快乐的笑声中,我们一起结束了这场童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