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歌与民族自卑感

(2009-07-29 21:08:13)
标签:

国歌

情结

民族

潜意识

创伤

自卑

自豪

自尊

自我认同

杂谈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这是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看着从小就熟悉的歌词,耳边不自觉的响起从小就熟悉的旋律。小时候就在想,为何我们的国歌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是奴隶啊?我们已经不是“最危险的时候”了啊,已经是新中国了啊?现在不是和平了,为什么还要“冒着敌人的炮火”打仗啊??当时还以为所有的国家的国歌和我们都是一样的,所以才觉得没什么。后来才知道原来不一样,像美国的国歌是《星条旗永不落》,英国的国歌是《天佑女王》,一听就很有自豪感,感觉完全不一样。所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今天终于提笔写了出来。

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CI)最典型之一的就是国歌。国歌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又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义勇军进行曲》代表的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的儿女们永不屈服,不断抗争的气概与精神。对于中国人来说,《义勇军进行曲》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被称为中国民族解放的号角。全国各族人民同唱这首国歌,最能唤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增加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不断激发出爱祖国、爱人民、一往无前、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而努力奋斗。”摘自《百度百科国歌》,这是从政治、文学和理性层面上的分析,可以说非常的正确。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看出《义勇军进行曲》中蕴含的“自卑情结”、“创伤情结”和“抗争(反抗或者战斗)情结”,这是一种民族集体潜意识的传递和迁移,无形中就会影响到国民的心理,影响到如何与别的国家打交道,也影响其他国家如何认识中国和看待中国,因为国歌是一种国民精神的自我认同与自我暗示,而后不断的重复,慢慢沉淀在民族潜意识中,会不自觉影响到国民的心理状态。

首先,“自卑情结”的自我认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从这句歌词里我们可以看出,代表潜意识里自我认了国人是跪着的人,是“低于帝国主义列强和当时的统治阶级”的弱者,在心理层面上就已经低于别人一个层面,是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体现了当时人民的内在“自卑感”,山河破碎,动荡不安,国人在强大的敌人的统治和侵略下挣扎,内心有着强烈的屈辱感与自卑感,但坚决不屈服,要抗争到底,从心底里呐喊不要做“奴隶”,反而“固着”了当时人民的“奴隶心态和情结”,“华人和狗不准入内”,“中国人是低等人”,“支那人”等这些结合在一起,深深的刺痛了国人的心,在潜意识层面留下很深的伤。国歌中流露出和不断重复自我暗示的“自卑情结”,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以低姿态去学习别人和面对别人,总是在内心深层次觉得自己不如人,特别在意别的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对好的意见非常高兴,觉得有着莫大的荣幸(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经常引用);看到坏的评价特别的在意,不断的让自己在外国人面前有面子(这个就不用说了)。因为我们在国歌的层次在心理层面就已经落后于别的国家。

其次,创伤情结固着和延续。“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最危险的时刻”,这些词语中都能体现强烈的“创伤情结”,反映当时国人内心里充满屈辱、愤恨和无限的悲凉,国破家亡,不得不奋起反抗,这种民族性的心理创伤随着国歌的延续而不断的重复,理性上是提醒国人让我们不要忘记历史,而在心理层面上,是不断的在集体潜意识层面重复民族的创伤,让每一个国人不断去重复当时的那种民族屈辱感和民族心理创伤,这对后来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的建立是有损害的。

再次,“反抗情结”的流露和体现。“起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前进进!”这里面充满战斗的意味,有一种强烈的“反抗(战斗)情结”,永不屈服,永远战斗,如果说我们的领导层一直在强调“和平崛起”“和谐中国”,那我们国歌里流露出来的是永不止息的战争欲望和复仇欲望,像是在倾诉着过去的伤害、愤怒,不断的想要去报仇,站在中国人民对面的就是敌人,总有一天会把你干掉。不管我们的宣传机构怎么包装和宣传,明白人一听《义勇军进行曲》就能明白国家的意图和走向。因为它总在不断诉说当时的那种难以摆脱的情结与伤害,总是在不断的想复仇和伤害。(天涯论坛上很多帖子能体现这点)

第四,“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是当时处于亡国亡种的地步,是当时国家民族的最有代表力的呐喊,唤醒人民心中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居安思危,很有道理。不过如果总是让人民总是处于不安全感中和危机感中,会给社会的和谐带来动荡的“诱因”。

第五,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和辉煌历史,强大如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清末除外),让人神往而心驰,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油然而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尽数风流人物。国歌如果能从这个层面上来体现中华民族的文明与伟大和中华民族人民的伟大,会给中国人以正面积极的心理认同与暗示,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民族自尊心的树立,对于国人的民族自我认同感会有最大的帮助。而《义勇军进行曲》体现的精神具有其时代背景性和局限性。因为它只能代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间的民族精神。当创伤的时代已经过去,而不断的重复创伤对于未来的中国会有不好的影响。如果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那是一条很长的线,中国的近现代史只是这条线中的很短很短的一段,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点,中国的未来也有很长很长,以点代线,不利于长久的延续和国泰民安。

国歌,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和精神的象征,不可不重视之。

Ps:这个文章不是为了否认历史,也不是说《义勇军进行曲》写的不好,它写的很好,非常符合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这篇文章是站在一个另外的层面和角度来看问题,分析国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