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定窑酱釉六管瓶

标签:
文化古瓷文化 |
宋代定窑酱釉六管瓶
http://s16/mw690/001I13PAty6E8ghiQajcf&690
http://s4/mw690/001I13PAty6E8gi7dpF53&690
http://s7/mw690/001I13PAty6E8giNhUa76&690
http://s15/mw690/001I13PAty6E8gjBNX81e&690
http://s3/mw690/001I13PAty6E8gkgQLw12&690
资料:宋代定窑酱釉六管瓶
http://file.gucn.com/file//CurioPicfile/201003/Gucn_2010031634085070336Pic1.jpg
南宋梅子青多管瓶
【說明】遂寧市金魚村窖藏出土,遂寧市博物館藏高12.3厘米,口徑4.7厘米,底徑7厘米 |
中央管直口,外折沿;周圍直立五管,管孔通腹;折肩,下腹內收,圈足。腹壁均刻雙層蓮瓣紋。白胎,施梅子青釉。 關於這種五管器物的功能及定名,學界並未達成一致意見。龍泉窯曾大量燒制一種「多管瓶」,在瓶身的肩部貼有向上直立的多稜形管。多管瓶是從漢晉的堆塑罐發展而來的,大都出土於浙江地區的宋代墓葬中,是陪葬用的明器。其與這件五管器在造型上有些相似,重要差別在於多管瓶管洞不通腹部,而五管器的管洞均可通向腹部。也有學者將此二器稱為「五管花插」,認為它們是陳設瓷。伊朗的內布沙爾遺址曾出土一件綠松石質五管花瓶,與遂寧五管器類似;明項元汴《歷代瓷器圖譜》錄有一件形制大體相似的宋龍泉窯多嘴花囊,也有插花的功用。還有學者稱之為「五管燈」,認為其中央管為注油管,周邊五管為燈芯管。目前,除遂寧窖藏外,只有台灣故宮博物院藏有相似器物,對其用途以及其反映的時代審美風尚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
http://images.gg-art.com/c/c1axk6jc.jpg |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 |
|
|
http://shangci.net/smallimg/77/778d22df466a68c7e74026df9ba31cd0.jpg雅昌艺术网拍卖品
藏品尺寸/规格:高9.5cm 圈足5.8cm
此瓶器口外撇,束颈,折肩上出五管,收腹,圈足。五管瓶由汉代五孔瓶延续,至宋代,已多用作插花之器。瓶通体施酱色釉,局部有黑色斑。酱定在定窑作品中颇为珍贵,此瓶保存完整,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