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w690/001I13PAty6E7m4FHHJ3b&690
壶高约22厘米,口部直径9。1厘米,底部直径约12厘米,腹径约21厘米。
这是一只以鸡为模拟对象的肖生盘口壶,鸡是凤的形象大使。因此,“凤首壶”的名称由此而来。这只壶整个就是一只“鸡(凤)”:壶口为鸡(头)。圆形的口,高高的冠,圆圆的鼓出的眼,挺立的鸡(凤)冠,生动而形象。壶体为鸡(凤)肚。从壶肚到盘口的弯曲的“执”,自下 而上,由粗变细,正是高跷的鸡(凤)尾的形象。而壶肩两侧的两只桥形系,不仅具有“耳”功能,可以系绳辅助固定,还是很形象的一双鸡(凤)翅膀。可见,古人的构思和设计,都是非常巧妙的。
同样形状的鸡(凤)首壶,四川省博物院收藏着一只,那就是1960年代,从双流县牧马山上出土的。现在就展示在四川省博物院的展览桂中。
歪斜的“执”,反映了当时的制作工艺水平。
http://s13/mw690/001I13PAty6E7m6eKx6ac&690
http://s8/mw690/001I13PAty6E7m5o9D127&690
http://s4/mw690/001I13PAty6E7m74yfVb3&690
http://s4/mw690/001I13PAty6E7meGzvlb3&690
http://s15/mw690/001I13PAty6E7mcSUW2fe&690
http://s4/mw690/001I13PAty6E7mdLs1Z43&690
、流釉、遍身的鱼子纹开片和干涩的底,体现的正是1000多年时间消磨的痕迹。
http://s16/mw690/001I13PAty6E7mjag0v3f&690
http://s15/mw690/001I13PAty6E7mjZ6cS7e&690
资料:(一)
精品名称: 越窑青瓷龙柄鸡首壶
级 别: 一级
作 者: 不详
年 代: 东晋(317-420)
尺寸及重量: 高:23.5厘米 腹径:21厘米 口径:11.6厘米 底径:10.7厘米
来 源: 余姚东浦公社杨家大队
内 容:盘口,束颈,球腹,平底内凹,肩部饰弦纹三周,对称二系.鸡首引颈张口,后饰龙柄衔口沿,釉不及底.
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
1故宫博物院藏品(一)
基本信息
【名称】:东晋德清窑黑釉鸡头壶
【类别】:瓷器
【年代】:东晋
文物简介
高17cm,口径7cm,底径9.3cm。
壶洗口,细颈,圆腹,平底。肩部一侧雕塑一凸起的鸡头形流,相对一侧饰安一曲柄,柄连于肩、口之间,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壶身里外施釉,外壁釉不到底。釉色黑如漆。
此壶为东晋时期所制,器形完整,风格古朴,釉色莹润匀净,是不可多得的德清窑上品。
[1]
2故宫博物院藏品(二)
基本信息
【名称】:东晋德清窑黑釉鸡头壶
【类别】:瓷器
【年代】:东晋
【文物原属】:东晋德清窑烧制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文物简介
高18cm,口径7.9cm,底径10cm。
壶盘口,短颈,溜肩,鼓腹。肩部一侧饰鸡头形流,流内有孔与壶身相通,流嘴呈筒状,鸡冠高耸,双目圆睁。与鸡首相对的一侧饰一弯形圆柄,上下分别与口沿、肩部相接,便于握持。肩部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可穿绳提携。壶施黑釉,釉层丰厚,釉面滋润透澈,色黑如漆,匀净无瑕。外壁施釉不到底,近足处露出褐色的胎体。
此器制作端正,各部位比例协调,尤其是以鸡首装饰壶体,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3文化背景
鸡头壶
鸡头壶是南北方早期瓷器的主要造型之一。始见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因壶肩部塑鸡头而得名。烧制的瓷窑有
越窑、
瓯窑、
福清窑等。早期的鸡头壶通常是在壶的肩部对称地贴饰鸡头和鸡尾,使其首尾相呼应,鸡头短小,无颈,且与壶体不通,纯系装饰。东晋时,壶体变大,鸡头由装饰物变为具实用性的张口、引颈之壶流,短尾则变为圆形长柄。东晋晚期,壶的曲柄出现了龙首柄。南朝时,鸡头壶由圆浑变得细长,鸡颈加高,鸡冠高耸,龙首柄加长。唐以后,鸡头壶逐渐消失。
德清窑
德清窑遗址位于今浙江省德清县境内,所烧造的精良黑瓷别具一格,成为当时颇具声誉的特殊瓷窑,同时兼烧青瓷。黑釉和青釉虽都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但黑釉中氧化铁的含量比青釉中高,达到6-8%。东晋黑釉瓷以浙江德清窑为代表。常见的器物除鸡头壶外,尚见有碗、钵、盘、罐、盘口壶等日用器皿。其烧造历史较短,大抵在东晋至南朝早期的一百多年间。
[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