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不是你的大切糕

(2012-12-04 22:37:39)
标签:

杂谈

切糕

这两天切糕君突然火了起来,估计好多朋友都被切糕刷屏了吧?一瞬间满首页的都是切糕的段子。

确实得说明,好多朋友都被切糕君坑害过,所以这次基本是个井喷式的爆发,加上曾经的新疆小孩盗窃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就都挖出来了,看到新疆人就好像自己是那大板子上的切糕等着人家宰一样。

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我没吃过切糕,因为早有耳闻,但是真真切切的差点被小偷偷一次,记得有一年在哈尔滨的建设街(松雷远大中间那块)我和我老娘正往远大里面走,一个小孩一把就拽住我娘的挎包要拎走,我反应的快按住了挎包一脚把那孩子踹出去了,远处看见几个成年买买提在,我们赶紧往商场里奔,这是一次,有一年过年去银行取钱,看见坐着一排的阿凡提,很多人就都走了,包括我们,警卫也不时提示“没必要多取钱啊”,这都是阴影。再说新闻的那个,公安让赔了20万的切糕钱,说句实话,我看到这新闻简直无语了。

可是,我们真的被新疆小偷、切糕君、坑害的最多吗?我们多数的小偷、抢劫犯、敲诈勒索、强买强卖的不都是非维族人吗?可我们为什么就记住阿凡提了呢?因为外表太好认了,太有标签了,被别的贼抢了,偷了,讹诈了,我们不可能说“是那个汉族人干的”,最多靠口音说,是被个“东北人干的,是被个河南人干的,是被个北京人干的,是被个上海人干的”但因为他们特殊的外表我们很容易就说“是个新疆人”,然而又因为特殊的关系,我们觉得碰上了他们报警也没用,但是这回警察叔叔让我们看到的是报警是有用的,“16+4 万,你就是让全城的买买提堵在你家他也不敢要你这么贵的切糕钱啊,那么童鞋们你们看到了到底是谁在打劫了么?

对的,打劫的敲诈的小偷的,20万大切糕的,是敬爱的警察叔叔的奉献给我们的。

实际上哪个族群里都会有那么一些个败类,但因为有制度,有规则所以我们不害怕这些败类,但是一旦制度崩塌了呢?一旦制度不公平了呢?一旦制度只对一些人执行而对另一些人不当的宽容呢?问题就会出现。

@岳阳**警事 在微博发布了一条警情快报:“村民凌某在购买新疆人核桃仁糖果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双方口角导致肢体冲突引发群体殴打事件。事件造成二人轻伤,损坏核桃仁糖果约16万。加损坏的摩托车和受伤人员共计20万。目前@平江** 天岳***将凌某刑事拘留,十六名新疆人员财物得到赔偿并被遣返回疆。”

碰瓷的我们谁都有可能遇到,但之所以大家并不一定害怕是因为碰瓷得不到支持,就如同我办理过的一个案子,一个小交通肇事的剐蹭伤医药费不到2000块,对方要求赔偿10万并且诉到了法庭,最后被驳回。这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我们看切糕君无论他是要16万还是160万,那么最终是谁让他得到的这个数目的呢?肯定不是切糕君拿着切刀逼着人掏出来的。

所以,别怨恨切糕君,擦亮眼睛看清楚到底谁是把你钱包掏空的那个人。人是有劣根性的,如果某一个事件你可以随意做,哪怕是违法的犯罪的,也没人管,甚至是到了执法人员眼皮子底下他都不管,你说这个人会良心发现突然顿悟就成了圣人悔过自新么?肯定不会,而且还会变本加厉,究其原因不在于这个人性如何,而在于,没人约束,那么应该被追责的就不仅仅是切糕君,而是执法者。

不想评论任何政策,也不想涉及政治,但我要说某些东西的后果不该由老百姓来承担,不论是黄皮的百姓还是白皮的百姓。话还是要说回那16万来,从案件中咱们可以看出来,维族人是受了轻伤的,也就是刑事案件的受害者,理应获得赔偿,但是这个16万是哪来的呢?物品损失的赔偿是要依据公安局委托物价局定价定损得出的,那么假设换了不是维族人而是你我他的话,一双如家牌纸拖鞋公安说给你16万你要不要?不要的是傻子。而从他们发布的消息看,被害者被遣返回疆,伤人者被刑拘,我真不知道这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各打五十大板么?搅混水么?

我真心觉得把我们按在案板上当成切糕的不是买买提,而是各位警察大爷们,而那些买买提阿凡提尽管是得到了些眼前的好处,但换来的又是什么呢?其实我们都是某些人的切糕罢了只不过有的是黄切糕,有的是白切糕,怎么切?要看上面的大神的

两败俱伤的事情。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