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我管理:认识自己的工作风格

(2011-10-11 12:27:41)
标签:

杂谈

自我管理:认识自己的工作风格

认识自己的工作风格,那么,工作风格是什么?工作风格主要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做事方式。它有两个层面:一方面,工作风格体现了科学性,怎么做一件事更高效有客观规律可循;另一方,工作风格体现了人的价值判断,人们只会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行为、做事。这一节,德鲁克要我们认识的是前者,也即是客观层面,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工作风格”

工作风格:发挥长处的方式

为什么要认识自己的风格?其目的有二:一是让自己工作的更加舒心;二是让自己的绩效更加突出。为什么舒心?工作风格,是多年积累而形成的行为习惯,顺着这个习惯走,人就会熟悉容易,反之,则容易感到别扭。我们都体会过改掉一个习惯其中艰辛程度!为什么高效?工作风格和人的长处,有内在的统一性。一个人擅长打球,他的行为风格通常会比较有利于发挥长处。所以,认识工作风格不是目的。认识工作风格后,发挥工作风格以促进长处的发挥,这才是目的,是关键。可以说,工作风格就是发挥长处的一种方式。

一个人愿意与人沟通,这是其长处。那么,他是用什么行为方式与人沟通呢?这个有其特点,只要能促进发挥与人沟通的目的即可。比如,同样喜欢与人沟通,有的人就习惯打电话,有的人就习惯面对面;有人喜欢在家里,有人就喜欢去饭店。这都是个人的风格、习惯,都是为了“沟通”这个目的。如果,你非要让一个喜欢与人面对面沟通的人通过打电话去沟通,那么,此人就会感觉到非常的不自知,也难以实现“畅通沟通”这一个目标。

另外,一个人的长处不一定会成为一个人的优势,长处是相对于个人的其他能力而言,优势则是相对其他的人而言。比如,善于与人沟通是长处,但是,能否发挥好长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就是优势。这期间的差距有蛮大!如同,王安石笔下的仲永小朋友,五岁能指物成诗,且颇有可观,这是长处。但是,后来却没有成为他的优势,“泯然众人矣”。原因就在于,没有发挥长处,没有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以,将长处发挥成优势,这是一个重要的关口。其中,需要知识、经验等。其中,用自己的工作风格、行为习惯,去发挥长处,也非常重要!用自己不熟悉的风格、习惯,往往很难发挥长处,邯郸学步,画虎不成反类犬。

工作风格: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那么我们要去哪里找到自己的工作风格呢?如果说,我们主要从取得成果的难易程度和心理愉悦程度,来判断自己的长处,那么,工作风格就主要从取得成果的方法中找到。所以,认识自己的风格主要通过持续的“自我观察”。

自我观察有两种,一种是偶然的,一种是有意识的去做。偶然,就是突然发现自己可能上午工作效率特别高,或者晚上10点之后脑子特别灵光,这也许就是我们的一种风格。不过,我们还是不能依赖这种“偶然性”,而是要有意识的而为之。

德鲁克说:“当一个人成年以后,他就会非常了解自己在白天工作更有效果,还是晚上工作更有效果;知道自己更适合作为团队中的一员进行工作,还是适合独自工作;有些人在压力下工作得更出色;还有些人虽然能够在最后期限之前很长时间完成工作,但只有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才能把工作做好;有些人是读者型的,还有些人是听者型的。他们对自己都非常了解。”如果我们把德鲁克的这些列举,进行一些归纳总结的话,也许有利于更好的开拓视野。

概言之,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关注自己的工作风格:

第一、生物习惯;

第二、人际习惯;

第三、环境习惯;

第四、抗压习惯;

第五、学习习惯。

这只是一种分类,我们可以依赖很多工具对自己的工作风格进行测试,比如九型人格、MBTI等等,都不错。

工作风格:成也萧何败萧何

德鲁克说:“分析工作风格,继而清楚这种风格的特点,并利用它来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我们还需要理解风格的特点。如何理解呢?重要的就是要参展是否有利于发挥长处。比如,我发现自己是阅读型的人,那么,我就要清楚阅读型对我意味着什么,有什么特点。这样,我就能通过提升阅读效率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比如上个速度班,进一步提升之;告诉我的伙伴,若能给我一些阅读材料,我会更容易清楚他的想法,沟通更加顺畅等等。

也就是说,工作风格不能去“改变”,但是可以被“改善”。改变是对原有风格的一种彻底否定,后者是在对原有风格认同基础上的进一步投资,完全不同。我们说工作风格与长处有内在统一性,所以,改善的标准的在于是否有利于发挥长处。

我们知道风格和长处的这种内在同一性在行为上是一种偶然的相逢,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分析,将自己的风格分析改善到一种更有效地境界。这其实就是将“科学管理原理”用之于对自己的提升和分析,有利于我们克服“熟悉的共能”之中。否则,曾经有利于发挥长处的风格,也许就有可能成为阻碍长处发挥的障碍。但是,人要强调,这种学习分析改进,一定要基于原有的风格。举个例子,《学习的艺术》一书的作者乔希·维茨金曾经的一位国际象棋大赛冠军,其训练过程中有两位教练,一位教练主要基于他个人习惯的风格制定训练计划,提升战力,后一问教练则采用固定原则要求他接受训练。结果,前一位教练令其世界杯夺冠,后者,则使他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国际象棋竞技事业。所以,在自己的习惯和科学有效性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我们要掌握好平衡,基本原则是改善而不是改变。

知识工作者的一生,就是修炼的一生,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改进,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一定要依据于自己的特点,这是人性的对待自己,不是要让自己成为“病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