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胎新政”给教育出了大难题

(2011-03-08 22:16:40)
标签:

广州

二胎

计划生育政策

教育经费

新政

杂谈

分类: 宝贝杂谈

                                                                                               文/于大虾

 

       计划生育政策,始于20世纪70年代,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增长,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男女比例失衡、民工荒、人口老龄化,等等。这些前所未有的问题,给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日前,全国政协委员王玉庆透露,目前计生部门正在考虑“放开二胎”政策,有望十二五末期放开。那么,倘若新政实施,有多少家庭会选择生育二胎?我想,随着育儿成本的逐年升高,大多数家庭将“乐一时,却苦一世”。

 

       从理论上讲,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二胎新政”将会有效缓解赡养老人的问题。另外,还有利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感情培养,增加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也许新政将促使生育高峰,但权衡之下,还是利大于弊,主要是剑指诸多社会问题。乐观设想,当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们观念空前提高,那时将不需要政府调控,人口自然会下降。当然,设想和推论是好的,但有关人士却忽略了这一问题:教育大幅成本增加,家庭收入徘徊不前,这二者将会产生很大矛盾。“二胎新政”看上去很美,实则形同虚设;而响应的家庭,则生活压力增大,经济紧张。

   

http://s1/middle/5d5e35d2g9df94a16e9f0&690

       教育,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人才培养是关键。中国的未来,就寄托在10后20后X0后身上,但广大二胎家庭及相关部门,能否挑得起他们的培养重担吗?先来算一笔账:一个学生,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共需20年,平均每年需支出教育经费(含生活费)1万元左右,20年下来则是20万元。当然,标准仅仅是现在。按经济发展速度,将来只升不降。如今,物价上涨,特别是日用生活品价格的暴涨,直接影响到了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工资增长缓慢,不少人非但没有惊喜,反倒更是勒紧了裤腰带。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很大比重。据国内一项调查,子女教育费用占家庭总开支的30%以上。且学费更是年复一年的上涨。在中高等教育方面,虽然我国实行了奖、贷、勤、助、免等一套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但这仅是解了燃眉之急,并不能达到治本效果。

   

      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特别是本地常住人口。真的是观念提高、彻底想开了吗?实际上,不生或少生,多是出于就业压力和经济原因。因为,目前我国人均经济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工资,甚至教育消费的增长水平。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开展一项调查,结果有86.3%的人认为孩子是一项负担,其中45.2%的人觉得这种负担“非常大”。不敢要孩子,主要是学费、生活费、营养费、择校费、补习费等日益飙升,天价教育经费令普通家庭财务吃紧。教育子女,不仅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但这一切都需教育经费做后盾。否则,什么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都是空谈。家庭收入增长比例过低,长此以往,教育消费能力必然下滑。如果真的生了“二胎”,将是经费翻倍,压力翻倍。

   

http://s1/middle/5d5e35d2g9df94b4d2d60&690



       二胎新政,给家庭和教育出了新的难题。其实,二胎新政也并非无可实施,在很多发达国家,就没有诸如什么计划生育政策,也没造成人口暴增。在国外,很多国家在采纳费用分摊的办法,以增加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既能广纳贤才,又能保证教学质量的高等教育体制,“费用分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在美国,任何纳税人,对于用于教育方面的开销,只要符合相关条件都是可以减税。其实,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相关的工资机制、保障机制及教育机制,如我国将提高个税起征点就很有益:既可以改善民生状况,也可降低对收入普遍增加的预期。总之,二胎不是不可以生,而是生了之后如何“养”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