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最新一期的育儿杂志,大圣妈被一个很醒目的标题所吸引:家长的“情商”影响孩子的“情商”。
当下的年轻人不是动不动就说什么IQ、EQ的吗,那“情商”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怎么能影响孩子呢?哎,自从做了妈妈,每天必修的功课就是补充育儿知识,无论获取的渠道是什么,看书也好,互联网也罢,总之一切有用没用的,知道不知道的,中国的外国的……大圣妈统统不放过。只有了解了别人的经验之谈,才能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不是望子成龙,而是对他负责。大圣妈自认为自己是个很时尚、很开明的妈妈,一辈辈传下来的老理儿大圣妈会去其糟粕,
现代科学的经验分享大圣妈会取其精华,总之大圣是独一无二,他的性格也会是独一无二的,一切照搬和拿来主义都不会好使,还是要花功夫花心思做足功课呢。
言归正传,EQ是指人的情商,它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正如书上写道:情商高的人多是社交能力极佳、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忧思、对人对事易投入、较直爽、富有同情心、情感生活丰富但不逾矩、自处和处人都能怡然自案;而情商低的孩子身上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如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合群、缺乏宽容和忍耐精神、不善于与他人沟通、自我封闭等等。
在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我们总是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比如某某脾气怪、某某傲慢不合群、某某孤僻等等,还说什么性格改不了,与生俱来之类的话,难道性格真的是改变不了的吗?
凡是没有绝对,大圣妈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这个不假,但是倘若在其发育初期就进行良好的培养和诱导,再加上大人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改变孩子一些不好的习惯并非难事。培养他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真的可以改变他的一生。正如一些育儿专家总结出来的经验:如果情商比较低,即使智商再高也很难有所成就,所以情商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情商虽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因素,但更重要是后天发展的。
那家长的“情商”是如何影响孩子“情商”的呢?让我们举个例子吧,大圣妈原文转载以下的对话部分。
崔慈芬:有一次我真的很火,但是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能打孩子,我就把手伸出来,跟他说:“儿子,你打我,用力打。”这时候他就知道了,在惩罚他的时候,其实大人也会不忍心,所以后来他哭了,知道自己的错误让妈妈很伤心,悔悟了。
谢宏论道:孩子失控的时候,是进行情商教育非常重要的时候,但是在这个时候更重要的问题是,家长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正确的加以引导。父母跟宝宝之间,最基本的情商就是建立一种健康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坚持有原则的、理性的爱,而不是有条件的、非理性的爱,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司马南:我采访过一个小提琴拉得特别好的孩子,但是这个孩子只跟妈妈亲近,对爸爸却是敌视的态度。在采访的时候,他父亲说:“我只管他琴拉得好不好,听不听话,拉得不好,不听话发脾气,我立马瞪眼拿着一个东西砸过去,提醒他我不满意了。从他十几岁后,我就没有拥抱过他。”我觉得这个父亲完全不懂得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谢宏论道:这个父亲也属于情商不高的人。我觉得作为家长来说,要想培养孩子的情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先检点一下自己,家长首先要提高自己,明白自己的情商到底怎么样,如果自己还不足够高的话,怎么能教育好孩子?情商在整个成功人生当中,比智商更重要,按照成功学的结论,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情商。
大圣妈论道:
自我反省是每个父母必须要做的功课。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下必然导致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对于自己的成功与否,我们不能责备或者归结于父母的不作为,不要说什么我们小时候就没有情商教育,只是棍棒下面出孝子;不要说我的老子就是这样对我的,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对我的儿子?……如此可笑滑稽的言论真是贻笑大方。时代进步了,我们不能总是原地踏步,与时俱进的口号不是喊给别人听的,是要切实的、脚踏实地的做的;我们生活在iphone的时代,千万不要还举着山顶洞人的招牌。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被小家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而言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此千古传颂的佳训还是让我们传承下去吧……
多给孩子一个微笑,多给孩子一些宽容,多给孩子一个拥抱,多给孩子一片天空……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孩子带给你的幸福、快乐远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