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著名作家的可贵或可悲之处:
一、非著名作家非常尊重知识产权和劳动果实,每每含辛茹苦、挑灯夜书,吭哧吭哧写出数十万文字后,无处可以发表,就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精神,掏出上万元钱自费出书,用自己的血汗文字和血汗钱,维持着中国出版业的生存,以及文化的大繁荣。
二、非著名作家自费出版书后,每本一千册的印刷量中,非著名作家将独自拥有九百册;当他幸福地拥坐书城时,十二万分渴望他的亲朋好友、各家报刊杂志的编辑老师,单位领导及同事、幼儿园同学及点头熟人等等,都能分享他的快乐。无奈他的自费书,不上全国新华书店,不上当当、亚马逊和卓越等等网店,也就寻找不到它的踪影。于是,非著名作家通过邮局或快递等各种途径,将自己的书寄投到亲人们的手里。这是非著名作家又一大贡献。他再次用自己的血汗钱搞活了第三产业。
三、每有文化中介机构策划出版某个系列的文学丛书,尤其是儿童文学、青春文学,以及励志类文体的丛书(中国儿童和中小学生是最有钱也最好骗的弱势群体);非著名作家就抢破了头脑往里挤,一套丛书只需十本书,顷刻之间却能收到上百甚至上千本非著名作家投来的作品集。文化中介机构大浪淘沙,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们与出版社精诚合作,精品丛书立竿见影,上市就大卖。文化中介机构与出版社富了。非著名作家也笑了,他的书终于上全国新华书店了,终于上当当、亚马逊和卓越等等网店了;而且他还得到了代稿费的一百二十本样书。对于非著名作家而言,这不知比自费出书强多少倍了,至少在形式上就“赚”了上万元自费钱吧。
四、非著名作家通过自费与免费出书的捷径,著作等身,加入N个学会,几张名片都印不下;之后便瞄准全国各大文学奖项的评比活动,到处投稿,重在参与,通过各种途径向著名的评委说情送礼,数年数十年来屡投屡败,屡败屡投;有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评上个屁股奖,兴奋得如范进中举;有的心灰意冷,大骂评委作弊,故作老愤青状。他们当中有极少数人,终于二三十年媳妇熬成了婆,因此而一鸣惊人,跃身为著名作家,从此风调雨顺,出书拿版税,影视找上门,富了。当然,作为著名作家就不在此文所述的范畴了。
五、非著名作家所创作的极大部分作品,将接受全国公开的文学刊物或石沉大海,或一次次的退稿打击;极小部分将得以发表,有全国公开刊物的,更多的是各地的内刊。而全国极大部分内刊是没有稿费的,有稿费也比较低。所以非著名作家对民间内刊的兴旺作出了巨大贡献。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