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捡蝉衣

(2012-07-11 08:14:17)
标签:

原创

大夏天

苦热

躲于文字中

想小时候。。。

文化

分类: 散文

 

    我做孩子那会儿,连做父母的大人都不大有钱,小孩子家袋角落里有五分钱,就比较狠的了,就可以带着三五个小伙伴,昂首阔步走进供销社开在村头的代销店,称二两动物饼干,请大家嘴里甜甜了,而此后的三五天里,你当仁不让就是老大了。这钱做父母的是不会给的,又不是逢年过节,事出无名得很哪;而是小孩子自己挣来的,割羊草,捡破烂,秋天打楝树子,夏天捡蝉衣┅┅别说平常零打零碎地零用钱,就是每个学期七八块学杂费,也都是我们自己挣的呢!

    捡蝉衣应该是很苦的。大夏天顶着个猛太阳,在我的记忆中,整个夏天下来,我们不被太阳烤脱了两层皮,那是不可能的事。当然,捡蝉衣是与捉知了同时进行的,我们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江边那片不透风的桔树林,在那里寻寻觅觅。一来桔子树上的知了和蝉衣很多;二来桔子树比较矮,最高也就一人半高,捉知了和捡蝉衣都方便。尤其是捡蝉衣,这蝉衣是知了幼虫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极薄的,极脆的,一碰就碎,根本不能用棒打;“长”在别的高树上,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唯独这桔子树枝条细长,可能把枝条攀下来采的,丝毫不伤蝉衣的。要知道这蝉衣又是极轻的,几十个都不显分量;镇上那爿中药店,收蝉衣是数个的,而且要整个的,碎的不给钱。虽说这东西是一味中药,性寒味甘,能够解热镇静,但十个也就一分钱,便宜得很;好在江边有那么一大片桔林,要不然整个夏天捡不捡得满一分钱也是个问题。为什么桔子树上的知了和蝉这么多?有年冬天我见过果农掘桔子树,七叉八叉的树根间有不少幼虫,有着知了的模样,洁白无瑕,漂亮得很,和现在我见到的用白玉雕成的知了一模一样,叫人喜欢。知了的幼虫生活在地里,以植物的根为食,大概桔子树的根和汁知了最喜欢吃了吧。

捡蝉衣在当时是不觉得苦的,手气好,不但知了捉了个个会响,而且捡的蝉衣也不少,有何苦呢?手气差,捡不到蝉衣,而且捉到的知了哑巴多,那也没什么。虽说我们不像汪曾祺先生那样,“捉了一个哑巴知了──知了是应该会叫的,捉住一个哑巴多么扫兴,于是就摘了两个马齿苋花的花瓣套住它的眼睛──马齿苋花套知了眼睛正合适,一撒手,这知了就拼命往高处飞,一直飞到看不见。”但给哑巴头颈里系一根线,跟放风筝似的也有趣得很。就是现在回想起来,捡蝉衣也是甜的,因为这一切无不充实着童年时光,孩提时代的美好,恰恰就是这么来的。我不知道那会儿的城里孩子是否这样度过夏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