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解酲以酒

(2011-08-29 08:25:03)
标签:

原创

不是酒鬼

也说酒

杂谈

分类: 杂文

 

    据《晋书.刘伶传》记载,有一次刘伶喝酒,喝了十斗便醉了;昏沉沉的,随后又喝了五斗。刘伶的老婆就骂他,他说开头的十斗是喝酒,后面的五斗却是醒酒的。以酒解酒,在我的老家也有此说法;老家还有另一个类似的说法是,吃什么补什么。譬如吃鱼脑补人脑,吃猪骨补人骨等等,没什么科学根据,但大致有点道理。

    有意思的是,酒之于人,便有一个醉与醒的问题;有道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这就跟人的思想挂起钩来了。佛偈有言:若因地倒,还因地起;离地求起,终无其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那里跌倒,就从那里爬起来。人们还常说,做人要跌倒点;意思是做人姿态要低一点,很多事体上能过去了就算,不必太顶真。梁山好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看不顺眼的就杀他娘的,这毕竟是小说中说说的,当不得真的。郑板桥有首题画篱竹诗写得好: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篱笆,求人不如求己!世态炎凉,世事无常,醉眼看人生也罢,醒眼看人生也罢,心中有一壶酒在,该醒时醒该醉时醉,就全仗它就是了。

    将解酲以酒来套文化界的一些“新鲜”事,譬如何以救文、何以救文化人?那便是以文救文,就跟我老家人所说的吃什么补什么,大众“吃”文化跟眼下吃营养品似的,文化层次自然会高的;至于文化人,那就得文化人自救了,“泥里倒、泥里起”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家住山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