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心应被白云留

(2011-08-11 08:29:06)
标签:

原创

爰将笔墨逞风流

庐结西郊别样幽

借问古来谁得似

野心应被白云留

分类: 杂文

 

    曹雪芹最后十余年,迁出京城,住在野郊西山一带,靠卖画为生,吃了上顿不知下顿;但也就这个时候,他开始了《红楼梦》的创作。乾隆二十八年冬,曹雪芹因痛子之殇而感伤成疾,在除夕喝了酒而猝然病亡。他的续妻杜芷芳(江苏常州人)悼亡诗的首句即:“不怨糟糠怨杜康”怨的就是这件事。那时,《红楼梦》才写到八十回,成为一部残书。

    在那“寂寞西郊人到罕”的香山下,曹雪芹常常用卖画所得的一点钱,周济流寓荒村贫困残疾等无告者。据敦敏的《瓶湖懋斋记盛》记载,有位姓白的老媪,儿子染疫而死,她哭瞎了双眼;她本来靠为大户人家做嫁衣而过活的,眼瞎之后“既无医药,又乏生资”。曹雪芹偶遇白媪,便助以药石,治好了她的眼睛;后来曹雪芹在白家疃结庐,将四间草舍的一间,给了白媪。还有一个“从征伤足”的于叔度,“家中不举灶者三日矣,值此严冬,告贷无门”的情况下,求助于曹雪芹,曹雪芹不但倾囊以助,而且教他做风筝的手艺。当时,曹雪芹正忙于《红楼梦》的创作,但他常整个月在于叔度的风筝铺中帮忙,后来还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照他自己的话说:是“乃详察起放之理,细究扎糊之法,胪列分类之旨,缕陈彩绘之要;汇集成篇,将以为今之有废疾而无告者,谋其有以自养之道也。”

    古来贤能隐居山里、修身著书者多多,但曹雪芹与众不同。他的好友张宜泉有诗云:“爰将笔墨逞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末句显然是从陈抟老祖那里“化”来的。陈五代宋初道士,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二十余年;后移居华山,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和《先天图》。宋太宗一再召之,陈终不肯仕,其再辞表中云:“九重仙诏休教丹凤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

    但我以为,曹雪芹之“野心”与陈抟之“野心”完全两样的,陈抟的野心是独自修成仙,而曹雪芹则不然,他的野心,一个小生产者向往的乌托邦,从某种意义上说,曹雪芹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个人,新时代最初一个人”。所以说,陈抟走的是小我之路,曹雪芹走的才是大我之道。这点只要从曹雪芹为废疾人编写《废艺斋集稿》,教于叔度、泥人德等人风筝泥塑等吃饭手艺,周济白媪等,就不难明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