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诸葛村,不仅仅因为它是兰溪这个文物名邦的一个支撑点,更是听说当年日本鬼子都不敢进去,让人感到很神秘。说实在的,揭开神秘谜底时,我有些失望。当年,八卦村外还有个外八卦,有八个林木茂盛的小山丘,将这个村子封闭围合了,逃过了日本鬼子贪婪而又凶残的目光。换句话,日本鬼子压根儿就没发现它。所以失望之余,我又不得不敬佩诸葛亮后裔的眼光,也难怪此处有“天地之势”了:山可樵,水可渔,岩可登,泉可汲,寺可游,亭可观,田可耕,市可易,四时之景备也。
漫步诸葛村中,看不看高隆八景,数不数丞相祠堂屋顶的大小九只狮子,猜不猜大经堂里“清明时节雨纷纷”打一中草药的药谜,读不读大公堂上“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的诫子书,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脚步要漫不经心,心也要漫不经心。只有在漫不经心的转悠中,在风味独特的建筑群间,在弥漫着智慧和仁义之气的村落,你忽然对诗书礼乐、渔樵耕读和琴棋书画等诸多事,感到很好理解;忽然觉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原则,不失为中国人如玉的品德。我漫步在浑浑厚厚、雍雍睦睦的诸葛村,很想找到个地方坐下来,听一听为何前低后高如伏虎的丞相祠堂要封了正门?为何这祠堂的两侧塑有八仙的用物?为何称之为“牛腿雕刻艺术”的外墙装饰,无论透雕、浮雕、圆雕还是漏雕,都是那样的敏锐精细、品味典雅?
和我一起漫步的小泮,背着一架高级相机,东张西望地渴望把这里的马头墙拍下来,而且要很艺术地。我和他是进诸葛村后,才知道以前也在很多地方看到的那漂漂亮亮的墙头,就叫马头墙。关于马头墙的美感,我不得不抄录“三顾堂”楼上的话:经几场风雨,有霉有苔,有烟有土,带一点黄,一点灰,一点绿,阳光下粉墙明亮得神采奕奕,但又闪出丰富的颜色,跌宕跳跃,非常活泼,产生有节律的运动感,是村落景观中最生动、最富有变化的因素。小泮一心想拍出最好最艺术的马头墙,不然他情愿不拍;他说到做到,没拍一张。在我们依依惜别诸葛村时,他不无感慨道:这样的马头墙,或许留在心里更合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