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王的情诗

(2011-01-05 08:10:23)
标签:

原创

十七世纪

法国

路易十四

轶事

文化

分类: 杂文

 

    十七世纪下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这个亲政后就宣称“联即国家”的暴君,一天诗情大发,写了一首短情诗,一首他自己也认为很差劲的情诗。又一天,他对德.格拉蒙元帅说:元帅先生,请您读读这首小诗,你看看以前读过这样蹩脚的诗没有?元帅接过来恭敬地读了,说:陛下,您在任何问题上都有卓越的见解;这是我见过的最拙劣、最可笑的情诗。路易十四笑问:这个写诗的人自不量力对不对?元帅答道:陛下,这个评价再恰当不过了。国王不动声色地说:我很高兴你真言不讳,这首诗是我写的。元帅顿时傻眼了,急忙道:啊,陛下,我真是胡说八道!请陛下把诗再给我看看,刚才我读得太匆忙了。路易十四哈哈大笑,说:不,元帅先生,最初的印象总是最正确的。老臣德.格拉蒙元帅,颤颤惊惊,惶惶不知终日;好在路易十四当时心情还可以,只是开个玩笑罢了,没因元帅的话不合口味而赐他脑袋搬家。

    这件事,发生在平民百姓身上,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发生在至高无上的路先生身上,那小事也就成了大事;中国有句老话,叫“伴君如伴虎”,作为国王身边的人,将相大臣终日如履薄冰,一言不当一事不轨,就可能轻则削官为民,重则有杀身之祸,灭顶之灾。从路先生的言行而论,正如记载此事的塞维涅夫人所感慨的:这个玩笑未免过于残酷了,┅┅我希望这件事能引起国王深思,使他知道自己距离认识真理是多么遥远。这件小事从其负面效应来看,一、路先生是自行阻塞言路,教唆下面欺上瞒君,从此他将听不到真正的声音;二、路先生拿德高望重的老臣开玩笑,必然失信于臣民,而一个失信于民的国王,他又怎么能治理好整个国家呢?尽管我们不知道路先生那首蹩脚的短情诗写了点什么,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晰的,它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没落。

    在路易十四以前,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是强大,但自从他掌握实权之后,战争不断,搞得国库空虚,百弊丛生,积重难返,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国运由盛转衰,露出下世的光景,才真正走向没落,成为法国大革命前夕最为黑暗的时期。虽说十七世纪下叶法国的没落,与路易十四的情诗并无直接的关联,但一叶落而知秋至,一个连自身都欠修道的人,怎么可能平天下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雪藏的洞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