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都多妖女 山野出姬妇

(2010-01-11 08:12:40)
标签:

原创

美是什么

我们已经恍惚

只愿美人香如故

文化

分类: 散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这句话出自曹植的《名都篇》。名都即城市,妖女即美得如狐狸精般的女子。妖冶女子出没城市,自古如此,因为时尚的缘故。别以为时尚是什么新鲜玩艺儿,其实也古已有之。汉有汉的时尚,汉的时装,汉的化妆品,汉的美容术;唐有唐的时尚,唐的时装,唐的化妆品,唐的美容术。这一点从旧时歌谣中便可知。有首描写地方女子去了一趟大城市,回时便“及时衣着,梳头京样”了。

说天下女子为美而生是一点不为过的。

“山姬野妇,美而不都。”这句话出自杨慎的《升庵太史全集》。意思是说山野村妇,美是美的,就是不会打扮。不都即鄙,即村陋。过去城乡差别悬殊,有首顺口溜说大学生“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大学生跳出“农”门,成了吃皇粮的主儿,娶了名都的妖女,于是怕那一身老土的爹娘丢人现眼,索性不认了。顺口溜毕竟是顺口溜,但无疑揭示了社会现象之一种。那时候山姬野妇基本上不化妆,唯出嫁时才绞个脸,就那么“野样”,率真。

也不能说山姬野妇不懂得打扮,而是那时候没有条件打扮。如今城乡差别很少了,名都妖女和山姬野妇一样追求时尚,用陆游的诗说,“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时尚之风早已城市乡村一起刮了。胖了减肥,黑了抹粉,丑了整容,平了隆胸,外加时装之薄漏透短,硬是把半爿天打造成美丽世界。这都是时尚的功劳。

在开放的城乡,美仑美奂的妖女姬妇看多了,我就眼木;我能够形容音乐旋律有多好听,食物有多鲜美,画儿有多动人,但无法形容一位妖女或姬妇的本来面目有多美。她们的身上有香水,脸有遮瑕膏,腮有腮红,画过眉线,眼有眼影,睫有睫毛膏,嘴有唇彩,脖子有美白润肤露……林林总总为美而生的化学剂早已把女子“改造”得面目全非了。无怪乎有人称女人的面部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因为就为这方寸之地,不知有多少家跨国公司在那里奋力厮杀?而在这方寸之地,又涂抹了多少种秘密配方的化学试剂?有邻家之女,白天涂成粉墙,一张脸看上去犹如沸过的牛奶冷却后形成的一层膜,满是密密麻麻的小皱纹;到了晚上,洗成铅华,则形同坎洼山路令人不卒读,她自叹皆是化妆惹得祸。时尚如水,载起女子美丽之舟,令世界美女如云;也能覆舟,令天下无数清纯可爱女子,毁于时尚。

偶尔有出差的机会,在全国不同的城市之间奔波,路经一些穷乡僻壤的地方,瞧见一些还称得上“美而不都”的山姬野妇,心里突然会有轻轻的感动,觉得她们好美好美。她们身上的斜襟衫很美,她们过腰的粗辫子很美,她们水一样安静的眼睛很美,她们无邪的浅笑很美……有时候面对这样的美,心底就无端端地生出这样的梦想:哪一天挣到足够的钱,来这里买个农场,种些果蔬,养些鸡鸭,天天瞧着她们从篱笆前经过,那该有多好啊。

不知为什么,今日读“名都多妖女”,竟想到聊斋故事《画皮》中的女鬼。或许是我对现代女子误会颇深的缘故,常常怀想远方那些清水出芙蓉的山姬野妇,如曹植《美女篇》中所说的:“美女妖且娴,采桑歧路间。”但愿她们香如故。这或许就是我的自私了。因为城乡差别之巨,才使她们保持清纯的同时,至今过着清贫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