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交朋友,但不喜欢那种一大群朋友吃喝玩乐,一起疯笑一起傻醉的热闹场面;除了热闹之外,而心头的话一句都说不出口,就是说了,也无人用心去听。朋友应该有很多种,这样的朋友也无可厚非;但我喜欢的朋友,要喜欢与我清谈。所谓清谈,就是一杯清茶,随心所欲、漫无目的地聊天。无奈自远方来的朋友很少;而咫尺的朋友,又咫尺天涯。大家都为别的什么忙得不亦乐乎,哪有什么心思和心情,跟你来既费时又无效地聊天。
但我对聊天却一往情深。还是个喜爱文学的青年时,我常在同好的青年间走动,清茶一杯可以聊到三更;如今我还是个喜爱文学的中年人,有此同好的同龄人少了,毕竟这儿不是清静的文学院,而是机声隆隆的钢铁工厂。但终究还有一二个喜爱文学的朋友,相逢依旧爱清谈,说点东,说点西,感觉还和从前一样好,三言两语就出气氛。很多人以为喜爱文学的人,除了谈点文学之外,就不谈别的了。这是“屈解”。之所以说是“屈解”,是我替文学爱好者叫屈,其实文学何处不在,生活又何尚不蕴含着文学?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言必文学什么的,或说什么书的读后感,或谈某作家的绯闻,没意思得很哪,所以碰到这样的人,我反倒沉默似金,不喜聊天了。
更多的聊天,是在我所住的两排平房前,有三两棵大树的路口,不光是夏天,只要天气不是太冷,晚饭前后就有人在那里聊天,他们或蹲或坐,或靠在路边的矮墙边,或抽烟或喝茶,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聊完了前一个话题,就聊后一个话题;而且谁都不知道打算聊什么的,总之是想着什么聊什么,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聊。我也常去那儿聊天,尽管对于股市行情深层次的剖析,对于国有企业振兴的难度,对于素质教育的深入,我只是听的多说的少,但我就是喜欢这里的气氛。在那里你不说话别人不会把你当哑巴,说到点子上则人人称赞,说得不好也无所谓,一切是那么的随意,那么的舒畅;难怪大家往那里一站,人就笑微微的。这就是聊天的魅力,并不在于内容,而在于气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