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酒要满,茶要浅”。我估计这条待人接物的“至理”,完全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酒桌上,斟酒就叫“满上满上”。酒不能只斟九分九,要斟到十分才客气,才尽礼。与酒相反,茶要浅,茶斟得太满是对客人的不敬,是下“逐客令”。所以有人以“浓、热、满三个字尽茶理”,即待客之茶不可太浓太热太满,太浓像苦药,太热烫嘴,太满即不敬。
如此看来,“酒要满,茶要浅”的老话就太对了。
这都是待客用的,大家都觉得待客就该这样。但在我们自斟自饮时,酒就未必要杯杯满,有一斤酒量的喝个八两就差不多了,很少有喝一斤或一斤多的。因为酒虽好却不能贪杯。大家都明白,喝酒的目的,决非为了把自己喝得胃出血,或喝得酒精中毒,或喝得自己像桶汽油、一点烟就“蓬”地烧了┅┅然后这个后果,一旦对外,难道就不成为其后果了?再说以酒相待者,自然是友,又不是敌人;“酒要满”却让人以对敌之法待客,这岂不是南辕北辙?轻则伤神重伤人的事情,倒成了天下最好的待客之礼?不是很可笑吗?
再说茶吧,老茶客茶要酽,不酽有什么喝头?有的人不喝茶,一杯白开水也是心意;有的人喜欢豪饮,那才痛快!有的人习惯慢品,喝一口茶回味一下。有客来,我一般只问茶是要浓的还淡的,浅了就赶紧满上。有句话说“己之不欲,勿施于人”。还有句话说“以其人之道,还自其身”。我觉得这两句话是最好的待客之理。自己害怕喝醉,何必硬要灌醉别人呢?既然别人喜欢豪饮,来一杯满茶又何妨?而且我更觉得茶一满便是对客不敬的说法,很没有道理。难道添眼泪水那么点水,或者干脆让客人面前茶杯涸着,倒成了最好的待客礼遇?浅着才是真正对客的不敬。苏州人喝碧螺春,就讲究泡在大碗里,茶极细,器极粗,才显出极品的倾国倾城。
如果我们真心对待客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们,那么在款待酒茶时,“酒浅茶满”比“酒满茶浅”更相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