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孩子就是父母的心头肉,证明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不可取代的亲密关系,然而,现在有很多孩子,在他们的心目中,最亲密最有安全和依赖感的人却变了,不再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而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即爷爷奶奶),这就是留守儿童和她父母共同的悲哀。
幽幽是我家楼上的一个3岁小女孩,从出生3个月后,就是爷爷奶奶带着,她爸爸妈妈在广州那边上班,每年除了过年的时候能回来一个星期,就没有机会回来看女儿。听她奶奶讲过,幽幽1岁的时候见到妈妈,根本就不肯叫,因为她对妈妈没有印象,也不知道妈妈和她是什么重要关系,是在奶奶一再的说教和妈妈一再的讨好下,幽幽才在两天的接触后开口叫妈妈的。
我们不能怪一个孩子,为什么对自己的亲娘有陌生的感觉,因为她还太小,出生的前3个月根本就没有什么记忆,等她有点记忆的时候,天天给她喂饭穿衣的确是奶奶,她当然就会把奶奶当成自己最亲密的人。虽然在这3年里,幽幽妈妈每个月都会寄钱给奶奶,承担养育和生活的费用,但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情不是能用金钱建立起来的。
现在3岁的幽幽,知道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有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每年年底,在爸爸妈妈回来的几天宝贵假期里,她重来不肯和自己的爸妈一起睡觉。她离不开的只有奶奶,睡觉,上街玩,不管去哪里都要有奶奶才行,爸爸妈妈都不能独担一面。
其实幽幽妈妈也很难过,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连自己都不认得。当初生产忍受着巨痛,现在在外面打工辛苦也是为了宝宝吃好的穿好的上最好的学校,到现在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宝宝好象不太领这个情。
每天早晨,我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她奶奶上班去的时候,孩子总是会对着我即将离开的背影,做一种无奈的挥手,带着哭腔叫着妈妈妈妈。我每次转过头来,都会看见一种最单纯最强烈最渴望眼神,她不是对金钱对物质的渴望,而是对母亲怀抱的渴望。当我知道她想什么却不给她的时候,就有种负罪感。
所以做为一个母亲,我们是不是该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该克服一下,多给一些她认为比物质更重要的温暖怀抱,少给一些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