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清:《情笛之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剧

(2014-06-10 17:19:22)
标签:

情笛之爱

电影

邓迎海

姜萍

一清

《情笛之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剧

一清

 “艾滋病”是个听了让人发怵的词儿,至少前些年还是这样。

 反映“艾滋病”题材的剧目不是很多,而当下算起来极是忙碌的中国人弄了一个剧来上映,且是部儿童剧,这委实在有点出人意外。

 一个半小时的剧情,关于“天乐是艾滋病”患者这包袱是在1小时16分时甩出的,有点迟,但甩得很响。这就说明电视剧的编剧功夫还在着哩,让观众得以回味此前天乐爷爷与人对话时言及的“秘密”,并可以由观众自己补充出天乐小时被人遗弃的诸多细节,构成“情爱”之笛的重笔华章。

 整部剧,笛音是美的,画面是美的,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美的。

 当天乐的笛声一次次在城市的亲水平台、在大街的广场之角,在乡村寂静桥头吹响时,那华美中透着些许惆怅,冷寂里又不无希望升华。因此,音乐也是唯美的。这多重的美丽里,包裹着的是当代人的善良与关爱,更是孩子们内心美丽花朵的生成与绽放。这群城市少年在任何情况下,对于乡村少年都是不离不弃的,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本质的一种真实反映。我们的社会没有冷漠到一些媒体所张扬的那样可怕,血性的人们其实一直都怀有着一颗善良慈悲的大爱情怀,这些细节其实在天乐的扮演者林浩曾经的故事中就有过答案的。所以,影片画面中的孩子与少年,以及机场和车站大厅里形形色色的舞者,他们都是爱心之人,他们的爱,通过时而穿云裂帛、时而悠扬天地的笛声而外化而升华,这份节奏的美丽其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

http://s11/mw690/001HZuIPgy6JzeBlwv02a&690

 天乐的有一次吹笛让人泪流满面,那就是在他因多种原因而未能及时报名而失去了报考资格的那次。在一个个少年依偎着父母走出考场,在一张张笑脸次第离开艺校而将宣告或“梦”开始或“梦”结束时,一哨笛音响起,它穿过校园,穿越心灵,仙乐般在城市的上空悠扬……人们的脚步停下了,人们向吹笛人一步步走来,他们为真的艺术所感染,他们为笛声故事而唏嘘。这笛声是一次洗礼,也是一次拷问。电影中所设计的这一笛曲并不低沉,而是在悠扬中提升与超越,在抒情中思考与沉吟。正是这种不错助于煽情处理的那一份从容,让人观此而泪流满面,观众席上,多有泣不成声者。

 影片的另一感人之处在于,当天乐“走失”,满世界的人们都通过微信与微博寻找这个乡村少年,天乐的头像一次次出现在认识与不认识的人们的手机彩屏上,这一份的感动,它唤起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慈爱与善良的集体意识,也是这个时代爱的付出的一种真实表达。这除了使影片更有现代感、当下感外,真真艺术地再现了生活之美,人性之美。当人们在为这种集体大爱而心有所动时,主题歌响起——

“孩子,孩子,你不要哭泣,

人生本来就没有孤独的一笔;

稚嫩的心灵为何蒙上一丝忧郁,

孤独和彷徨都应离你而去。

这世界,本来没有秘密,

你的伙伴没有离你而去。

爱的光芒每天从东方升起,

伴着你回家的身影远去

……

影院中,观众再一次响起唏嘘之声!

整部影片是当下世态的一次摹写,应该是很成功的。是一次偶然的“事故”主人公天乐被送进了医院,这才将他曾是一个艾滋病毒携带者而被人从小遗弃的“底子”给揭了出来,虽然这个桥段安排不免落于窠臼,但故事所升华的情感显然抵销了这个旧的窠臼不足。观众这才从此前爷爷何以不让孩子报考学校的疑云中挣脱了出来,理解了爷爷,也理解了乡民。最后,在《欢乐颂》的主题音乐中休止了最后一缕笛音,把思考与感喟留给了观众,把欢乐与祝福送给了所有类似的孩子与少年,不得不说,影片是成功的。为此,我们向编剧和制片人表示祝贺。

但也有不得不说说两个缺憾:一个是不该在影片情感最高处由天乐撕毁那张好不容易得来的《录取通知书》,这无论城市孩子或是乡村孩子都不会做出的事,不知何故影片竟有这样的安排,淡化了主题的崇高感,让人觉得孩子心里是有“病”的,这实在是一个很让人痛心的败笔。另一处是,影片中有一个细节,东东的爸爸将他们买下的天乐的笛子送还时有这样一段话:“这笛子本来就不是我们家的,东东笨,再好的笛子他也学不会,今天,总算是物归原主了”。 都是孩子,而且东东的所有表现都是天真可爱的,心灵也是极其洁美的,我们不能“歌颂”天乐而损毁了另一个孩子的美丽。这一败笔也是让人十分痛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