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视剧中国孩子国学传统一清博媒文化 |
分类: 时事关注 |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挽救传统文化不能承受之凋零
一清
近日和圈内朋友看了一部60集的儿童题材电视剧《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简称《中国孩子》),该剧由50多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仅25分钟,从中国儿童的古典启蒙读物《弟子规》入手,以众多儿童演员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教以青少年为人处世的道理。可以说,《中国孩子》是部极为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弘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的电视剧,远比当下流行的那些又臭又长的“警匪风”“谍战风”“偶像风”的电视剧要强的多。
http://s15/mw690/5d59e0fbgdd3ab74d578e&690
如今很多家长都只关注孩子的英语教育,甚至幼儿园时就开始培养孩子的所谓“语感”,不惜花费大的代价,但对中国传统国学却不屑一顾,认为是些没有用的东西,不能助孩子走向成功。殊不知中国传统国学才是最为经典的儿童启蒙学科,这不仅仅因为《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传统国学读物简单易记朗朗上口,更因了这些看似通缩易懂的文字中,隐含着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是教导孩子积极向上的文字。
当然我们也得面对些现实,想让当下孩子静下心来研读国学似乎也不太容易,毕竟连他们的家长都未必明白那些古文中的含义。而电视剧《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的出现,无疑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国学推广难和儿童难以理解的矛盾,为国学在青少年中的推广提供了平台。
我们以《中国孩子》之第3集《瓜田李下》为例,本集中,易家的下人袖香偷偷跟着学堂中孩子们学习,同时还要做很多活,但易太太却从不让袖香休息,还怀疑袖香和孩子们的老师王先生有染,结果证明全都是误会而已,袖香只是想学习知识而已。这时易太太的儿子布仔用王先生所教导的《弟子规》中的话“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劝慰母亲,希望她能待袖香像家人一样,对她好一些。
时下很多人都觉得农民工和商店、饭馆的服务员是下等人,自己则高贵无比,无论是乘坐公共交通,还是用餐购物,都不屑同往。这样做的同时也将这种理念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给幼小而无暇的心灵种下了人分为三六九的错误理念。人和人间真的存在贵贱之分须得要盘剥压迫一方才可以么?如果这样的话,那是否意味着比你“高贵”的人也可随意地欺负你呢?
就像笔者刚刚说的,孩子的心灵是无暇而美好的,是一张待书写的白纸,如果能将像《弟子规》中“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这种描述的、中国传统国学中优秀的一面融入到孩子心灵中,则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道德修养,还能让逐渐凋零的国学焕发新的青春。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与其说是一部儿童情景喜剧,不如说是一部弘扬中国传统国学、教导孩子成长的教育片,它的意义不是娱乐儿童,更主要的是通过儿童的“手”把中国的传统国学传承下去,让中国优秀的文化不会中断。
国外的价值观和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不同的,虽然如今的中国早已和世界接轨,但经历了几千年发展的中国仍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不可能也不应该发生太多移易。在如此激变的今天,想要守住中国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理念,将国学的“好声音”传递下去而不被西方所同化,就须要从娃娃抓起。《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可能是家长们很好的一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