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の:美国蒙氏老师的第一天~新浪亲子首页推荐

标签:
每个孩子是神童育儿美国菜鸟蒙氏老师 |
分类: 我的教育 |
文/图【每個孩子都是神童】
几年前,我以前任教小学的蒙氏学校新来了一位刚从美国名校康奈尔大学毕业23岁高材生兼校花桑蔓塔。小姑娘父母都是医生,她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执意在大二转学教育,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学校正式聘请她担任我们的3至6岁班幼教老师前,我们就已对这个女孩的家世和传奇的转专业典故略有所闻。
桑蔓塔正式来学校上班那一天早上,她的出现就艳惊四座。她美丽,大方,丰满,穿着裁剪极为合体的套装,化着精致的淡妆,长长的眼睫毛用睫毛膏刷得一丝不苟,格外明艳动人。我那一个星期正轮到当班每天早上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以及下午欢送学生。她一进校门我心里都惊呆了,这女孩多漂亮打扮多精致啊。
下午3点半,放学时间,我依然站在校门口值班。这时桑蔓塔带着她班上的25位小朋友出现了。她的出现又让我惊呆了。她脸上早上曾经精致的妆容完全不见了,褐色睫毛膏有几点融到了脸上,嘴上的口红早不见了,显得唇色发白,一丝不苟盘在头顶的头发散乱在脸颊旁边,裁剪合身的套装上衣扣子掉了两颗,显得有些狼狈。她左手抱一个3岁的小朋友,右手拽一个4岁的,都是调皮捣蛋要送去办公室受训的。身后跟着其余的23名喧闹不已的孩子们。校长和其他班上的老师刚好就在门口,我们看看她,一个个面面相觑,会心地假装谁也没看见。因为这样的经历几乎是每一个菜鸟蒙氏教师的必经之路。做幼教老师,不是世人想象的那么容易,尤其是对一位从未结婚生子的女人而言。请想象一下现在国家取消了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家里一下子出现25位3至6岁的多胞胎孩子需要您养育的情景吧:)
从第二天开始,桑蔓塔再也没有穿过任何连走路都不方便的套装和高跟鞋,再也不见她每天精致的妆容和一丝不苟的发髻了。从此她素面朝天,穿休闲装平底鞋。每次经过她的教室都是一片哄乱,每天都有孩子要送往学校办公室。一个学期后,她辞职去了另一间公立的蒙氏学校。很多同事猜测或许是她对自己在这第一间学校的业绩不太好意思和不太满意,但其实这样的经历对每一位菜鸟老师来说都是正常的,是能让自己铭记一辈子的宝贵历练。不过,本身的育儿经验能让一位好的老师更快地渡过菜鸟期。
在美国家庭教育十大畅销书之一,销售300多万册,被译为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的《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一本书中,有一段作者阿黛儿·法伯对他一生中的第一堂小学课的详尽描写:
“正是对于老师的记忆——包括我喜爱和我厌恶的老师,使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我脑子里曾有一页长长的列表,那上面是我永远不会对学生说的刻薄话语,以及绝不会对学生做的恶毒事情。我想象自己是极富耐心且善解人意的老师。上大学时,我一直坚信我能够用孩子们想学的方式去教他们。
“真正的”教师生涯开始的第一天我就完全蒙了。尽管我做了周全的计划和准备,可当面对32名六年级学生时,我就像完全没准备一样。32名孩子嗓音宏亮,精力旺盛,求知欲异常强烈。课上到一半时,第一声嘀咕开始了:“谁偷了我的铅笔?!”……“别挡着我了!”……“闭嘴,我要听课!”
我假装没有听见,继续上课,但是喧闹不断:“为什么我要跟他坐一起?”……“我不明白我们到底要做什么。”……“他打我!”……“她先动手的!”
我的头开始痛了,教室里的喧哗继续升级。诸如“要耐心、要相互理解”之类的话已无济于事,这个教室需要一位有控制力的老师。于是我说:
“别吵了,没有人偷你的铅笔。”
“你得跟他坐在一起,因为是我说的。”
“我不关心谁先动的手,我想该结束了,就现在!”
“你不懂是什么意思?我刚刚已经解释过了。”
“我简直不能相信!你们的表现像是一年级。你能否坐好!”
一个男孩对我的话毫不理会,离开座位,径直走到削笔器前,站在那里,直到把自己的铅笔削得只剩下一个笔头。我坚决地命令道:“够了,回你的座位去!”
“你不能什么事都不让我做。”他说。
“我们放学后再谈这个问题。”
“不行,我要乘校车回家。”
“那好,我给你父母去电话,请他们来处理。”
“你找不到他们的,我们家没有电话。”
到下午三点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孩子们一窝蜂冲出教室,向街道跑去。他们可真是精力超强呀!现在该由他们的父母来管,我下班了。
我跌坐在椅子上,看着空荡荡的课桌。我怎么了?为什么他们不听我的?我怎样做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呢?
这本书的这一段描写对我的震动相当大。因为同事桑蔓塔和阿黛儿·法伯所经历的这一切我都切切实实地经历过。我相信每一位蒙氏老师也都经历过。良好的心理素质、爱心、耐心,和她的工作经验、育儿经验都是一个良好的幼教老师必备的条件。
蒙氏老师非常辛苦,一位老师要教学生文理各科的所有课程。如,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科学(理、化)。学校一般会另设有音乐、美术、体育,和西班牙文专科老师(一星期教一次)。
蒙氏课程是以“宏观宇宙教育”为主轴线,再越分越细到各科目,并且各科紧密相联。蒙氏有五大“宇宙教育”课程:
很多人以为蒙氏老师需要的是全才。其实,蒙氏老师不需要是全才,但她一定要是一位深富爱心善心的人,和父母对孩子的爱心一样。所以能做蒙氏老师的多是自己的孩子先上蒙氏学校而感动感悟而想要成为蒙氏教师的,是一种心灵的信念。而父母本身的育儿经验或是年轻老师从事幼教的宝贵工作经验也能更好和更快地让幼儿老师越过菜鸟期,成为一个更合格的好老师。
其实无论是蒙氏老师,传统学校的老师,还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父母以及老师的爱心和耐心是孩子成才的关键,有爱心和耐心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父母和老师的爱心、耐心是孩子的天上、人间。
我的圈子:
《每個孩子都是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