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每個孩子都是神童】
在美國,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多數都會從幼兒園開始就把孩子送往私立學校學習,學費花費不菲。私立學校大多有三種,普通私立學校,教會學校,和蒙特梭利學校。學費從每年一萬到三萬美元左右。而公立學校從幼稚園到高中是全免費的,公立學校還為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免費午餐。我所在的這所學校是美國馬裡蘭州久負盛名的一所蒙特梭利學校,從兩歲幼稚園到高中教育。全日制的學費大約每人每年兩萬四千美元。在美国,除了买房子比国内贵之外,其他汽车、衣、食、住、行、购物等各项同等的生活消费水准大多比国内的要便宜。
接觸到蒙特梭利學校的原因很偶然。兒子大衛18個月已經開始自己讀書了。世界地圖和美國地圖的木拼圖也早被他玩得爛熟,哪塊大陸,哪塊州叫什麽名字,在哪裡,比我還拼得快。只有開始小學的教育課程才跟得上他的進度。可是又怕太早讓他學這些耽誤了他的童年樂趣,尤其怕他變成只會讀書其他德育,勞動,做人處事方面是白癡的怪才。突然想起讀過一篇介紹蒙特梭利學校的文章,說是所有的課程包括數學,地理,都是在玩蒙特梭利特製的玩具中學習的。寓教于樂,孩子們并不知道一邊玩,一邊學了多少知識。所以趕緊給他注冊了一所蒙特梭利學校。
我的班上有25個學生。其中有19個學生的父母是醫生或者律師,1個學生的父親是金融機構的CEO(總裁)。記得幾年前剛開始在蒙特梭利學校教書時,對這一現象十分驚訝。有一天早上輪到我在校門口迎接學生,老遠看到在一大群西裝革履的父母中,有一位牽著孩子的南美洲女人外表和打扮看上去像是掃廁所的清潔工。我正琢磨著這可能是孩子的保姆來送學的,突然只見身邊我班上的幾個學生和家長熱情地向她打招呼并告訴我:“她是我的牙醫!”我暈。後來才知道她的牙醫診所就在學校對面,頗具規模,她的三個孩子都在我們學校讀書。她還是我們學校的固定贊助商。學校有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專門車位。
蒙氏学校和传统的学校相比有四点最大的不同:
1)每个班级学生皆为3个不同年龄的混班。幼儿班为3至6岁,低年级小学为6至9岁,高年级小学为9至12岁。每个班上没有一排排的桌椅,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具(学生以为是玩具)在教室里任何自己喜欢的地方工作(学生以为是玩玩具)。每件教具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目的,每件教具都设计有自行改错功能。
2)每个班级约25个学生,一位蒙氏老师,一位助教。蒙氏老师非常辛苦,一位老师要教学生文理各科的所有课程。如,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科学(理、化)。学校一般会另设有音乐、美术、体育,和西班牙文专科老师(一星期教一次)。
3)蒙氏课程是以“宏观宇宙教育”为主轴线,再越分越细到各科目,并且各科紧密相联。蒙氏有五大“宇宙教育”课程:
a. 宇宙和地球的起源(地理、历史、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学)
b. 生命来到地球(生物、古生物、植物、动物、人类)
c. 人类来到地球(历史、文化、政治、经济)
d. 人类的语言(阅读、写作、语言)
e. 人类的数学(数学、数字、几何、应用)
4)每个教室教具(孩子以为是玩具)分为6大科目(以3至6岁幼儿班为例):
a. 和平教具(礼节、礼貌、教养)
b. 日常生活教具(系鞋带、扣纽扣、穿衣、洗手、洗桌子、擦地板、倒水、准备食物、摆碗碟餐具、插花)
c. 感官教具(锻炼五官感官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d. 语文教具(锻炼写字、阅读能力)
e. 数学教具(锻炼数字以及加、减、乘、除运算能力)
f. 地理教具(如世界地图和七大洲木拼图、地球构成模型。。。)
g. 科学教具(如动、植物木拼图。。。)
學生的第一堂學術課是從“Big Bang-The Creation of the Universe”(大爆炸-宇宙的起源)開始的。这是一堂15分钟左右的大课,在早上10点左右或上午11点半全班同学集会时上的。25个学生围坐在教室地上成椭圆形。课程是以口头讲故事,结合老师自制的教具教学图片加深印象,是学生最喜欢的大课之一。

图:我/2008年11月21日摄于蒙氏幼儿班“宇宙的起源--大爆炸”课
我以前教的是高年级小学生(9至12岁)和低年级小学生(6至9岁),现在教的是的幼儿班学生(3至6岁)。我上几个月刚给这些3至6岁的孩子们介绍了“宇宙的起源”系列,从中国的 Creation Story, 基督教的 Creation Story, 一直到科学界的“大爆炸”Big Bang Creation Story, 以及随后的“太阳系”,“星际”,“八大行星”等。这原本是我以前教蒙氏高年级小学的内容,几乎没有蒙氏学校把这些教给幼儿班。这次我简化了之后介绍给3-6岁班的孩子,却没想到他们那么喜欢还接受力那么强,连中国 Creation Story 里盘古的头发变成了星星,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八大行星的排序名字等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几个5、6岁会读书的孩子还更加从我放在教室里供他们翻阅的有关的书籍中自学到了连我都还没注意到的各个行星的细节。
蒙氏的老师很辛苦,尤其是小学中学老师。蒙氏是文理所有的科目全由一个老师教,每间教室还会有一个助教管纪律后勤等。老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备课和亲自动手制作准备图文并茂孩子喜欢的材料图片文字等。我从三月开始的主题是介绍中国,要和文理科学各科联系起来,制作大量教学材料。该打起精神开始准备制作了。
蒙氏学生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独立、有礼貌。这也是蒙氏两大大课教程之一:和平教育以及日常生活教育。和平教育包括接人待物各种礼仪、礼节、礼貌和爱心;日常生活教育包括:系鞋带、扣纽扣、穿衣、洗手、洗桌子、擦地板、倒水、准备食物、摆碗碟餐具、插花等。
蒙氏的精髓是:“爱与自由加规则。”在爱的前提下树规则,在爱的规则中的孩子有无限自由。每个新学期开学后,老师一般会在头一个月特别集中精力在和平教育以及日常生活教育上,让孩子很快习惯凡事独立和有礼貌爱心,老师每天会重复授课、以身作则,并随时纠正孩子的未达要求的习惯。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月。第一个月顺利过渡了,这以后的整个学期孩子的学习生活工作则开始呈现飞跃状态。孩子们也会互相监督督促爱心和规则。并且用自己刚学到的爱心和规则冷静处理和其他孩子的矛盾。
爱心让孩子成为天使。我们每年圣诞节会资助养老院老人,由孩子口头并书面通知父母所资助的一位爷爷奶奶的照片、姓名、年龄、简历、喜好等个人资料,再由孩子和父母亲子一起选购被资助人喜欢的衣物食物等物品送来学校。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手工制作包装盒、包装礼物、写爱心祝福、画爱心图片。每件礼品包装好放在大纸盒里后,学校再专车送往养老院,孩子们参与每一个爱心过程。
每天上午11点半全班学生集合时的第一件事就是老师和孩子全体站立,由一个小朋友在圈子中间双手捧一面美国小国旗,其他所有孩子和老师则把右手放在左胸口,一起唱美国国歌。所以美国的爱国教育也是从小深植于心的。大至美国领导人,小至平民百姓,人人都会把适军龄的孩子在国家有需要时当兵上前线看成一项光荣的荣耀。
我的3至6岁幼儿班学生一般早上8:30来到学校,老师站在教室门口与学生一一握手道早安。学生一进教室便自己挂好外套和大书包,把自己的换洗衣服和午休床单毯子放进衣帽间,然后他们自己在教室里分门别类的6大科目(和平、日常、感官、语文、数学、地理、科学)的教具中找他们感兴趣的教具开始工作(工作是蒙氏特用语,对孩子和大家来说,用“玩”更恰当和容易理解,但孩子们会说:“我在工作”)。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何科目教具,选择他们喜欢的教室里工作区任何位置工作。每个教具都只有独一无二的一套,每个孩子每次只可以拿一样,用完放回原位后才可以选择第二样,别的孩子想要同一样教具则需要有耐心等待。每套教具都设计有自我改错功能。老师简短授课后,只是一个观察者,在旁边观察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做记录,根据每个孩子的需要来决定是否跟进、重复授课,或是鼓励孩子更高难度的挑战。
谷歌(Google)创办人布尔(Sergey Brin)童年时就是毕业于我以前任教的那所蒙氏小学。当布尔(Sergey Brin)与他的同伴佩吉(Larry Page)接受记者访问,到底他们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曾经就读过的哪个学校时,他们的答案并不是斯坦福大学,而是蒙特梭利小学。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
这是因为孩子在蒙氏学校所处的就是一个小型迷你的现实社会,不是每个孩子都来自同样温馨有礼的家庭,爱打架欺负同学的孩子一样有,还不少,孩子们学会自己处理这些问题。他们学会说:“请不要对我讲脏话,这样伤害了我的感情。”,“请不要推我,你的手属于你的身体。”其他同学也会参与评判,这和现实社会是一致的。他们学到的是自制和爱心,日常生活技巧,以及遇事遇争端时的理智处理方式。
跟随着这一帮孩子,我的心每天都在感悟、感恩、飞扬,我看到了明天的希望。

簡介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的全名是馬利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年出生于意大利。她父親是貴族的後裔,母親也系出名門,他們家屬於中上階層的天主教家庭。她是義大利第一位女醫生。在本世紀初期.她透過在醫院實習時教癡呆兒童讀書認字而超過當時的正常兒童統一考試成績而名噪意大利。她隨後放棄行醫,專職教育,她通過對正常兒童的觀察而提出的教育方法,不僅改變了當時人們對兒童教育的看法與作法,也深深地影響了後代。她將其一生貢獻於兒童教育。當地在1952年辭世時,已備受世界各地的矚日與尊重。現在蒙特梭利學校風行和遍布全世界,包括中國和美國。
蒙特梭利觀察到.孩子在某段年齡期間會對某種特定技能表露出強烈的興趣及學習能力。她稱這種現象為“敏感期”。以語言的敏感期為例,它出現在0-4歲。在此期間,孩子說流露出的超常智與興趣讓人訝異,但這些狀態將不會在他往後的生命中再出現。換言之,一個已經歷過“語言敏感期”的成人將要花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學習另一種語言。
此外,在孩子生命的頭六年,他還會對次序,精確的動作,感官的刺激,和人相處等,顯露出強烈的興趣。蒙特梭利稱這些現象為“次序敏感期”,“動作敏感期”,以及“社會性發展敏感期”。
這些有助於孩子成長的敏感期,已被近代有關腦部結構及發展的研究所證實。

我的圈子:
《每個孩子都是神童》
歡迎點擊加入我的圈子
每個孩子都是神童
对于孩子来说
智慧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认几个字学一点简单的加减法。
許您的孩子一個未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