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一中语文教师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2015-01-23 07:33:32)
标签:
语文教师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
分类: 陇原名师课题 |
华亭一中语文教师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过程及方法
在调研方法上采取了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即将本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信息与座谈交流、课堂观摩、集体教研等形式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最终结论。
(2)我校语文教师年龄阶段的分布存在显著特征,31—50岁中青年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力军,占65.7%,其中40岁以上教师占46.9%,这一教师群体的教育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但也存在着教育理念、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知识素养等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
(3)我校语文教师教龄分布情况显示,我语文教师的教龄分布基本合理。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59.3%,青年教师储备略显不足,5年教龄以下教师仅占25%。语文教师后备力量不足,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影响语文教育的发展。
2.学习进修与研训
(1)我校语文老师阅读的主要方式仍为书籍,占68.8%。阅读的动因主要为备课和提高素养,分占40.6%。每天阅读量不足半小时的仅占18.8,1小时以上的占81.2%。每年购买书籍在100元以上的占65.6%,个人藏书在300册以上的10人,占到31.3%,不足100册的也占到31.3%。全体语文老师至少订阅1种专业教学类报刊。阅读内容则按照教学参考—小说—文史哲—教育理论—休闲消遣—时政经济金融的顺序由多到少排列。问到对学校图书馆的利用与评价认为新书刊较多、经常借阅和很少去的都占15.6%;认为新书刊较多、无暇借阅的占31.3%;认为需要的书刊很少、基本不去借阅的13人,占40.6%。
(2)除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业余时间学科专业知识培训之外,则很少其他形式的培训进修,另外,有5人(15.6%)准备参加硕士在职研读或研究生课程班研读。
(3)最近三年以来开设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的情况是:
次数 |
无 |
1次 |
2次 |
3次 |
4次 |
5次以上 |
人数 |
7 |
3 |
8 |
11 |
无 |
2 |
百分比 |
21.9 |
9.4 |
6.3 |
34.4 |
12.5 |
6.3 |
(4)备课方式用的最多的是根据学生实际,自己设计,占72.9%;集体备课和博采众长的仅占28.1。一堂课结束后,通常采取的后续策略,征求学生意见、反思、重新设计的教师31人,占到96.9%。
(5)最近三年以来发表的论文:
篇数 |
无 |
1篇 |
2篇 |
3篇 |
4-5篇 |
6篇以上 |
人数 |
9 |
7 |
4 |
6 |
2 |
3 |
百分比 |
28.1 |
21.9 |
12.5 |
9.4 |
6.3 |
9.4 |
(6)获奖论文最高等次:
等级 |
全国级 |
省级 |
市级 |
县级 |
人数 |
3 |
14 |
1 |
4 |
百分比 |
9.4 |
43.8 |
3.1 |
12.5 |
(7)最近三年以来负责或参与课题:
等级 |
全国级 |
市级 |
县级 |
未参加 |
人数 |
3 |
13 |
2 |
13 |
百分比 |
9.4 |
40.6 |
6.3 |
40.6 |
(8)您主编或参与编写的书籍:
等级 |
全国级 |
省级 |
市级 |
县级 |
人数 |
3 |
14 |
1 |
4 |
百分比 |
9.4 |
43.8 |
3.1 |
12.5 |
(9)教研组(备课组)每月组织研究活动的次数平均为4次。教研活动后的评课情况是人人评课,有帮助(84.4%)。师徒结对,相互听课交流频繁的占65.6,较少听课交流或无交流的占31.3%。84.4%的教师每学期参加县级及以上教研活动至少有1次。每学期参加县级及以上培训的次数:
次数 |
无 |
1-2次 |
3-4次 |
5-6 |
人数 |
1 |
26 |
4 |
0 |
百分比 |
3.1 |
81.3 |
12.5 |
0 |
学习进修与研训方面教师师的意见和建议:
(1)教师阅读时间少,阅读面窄,要大力提倡和督促,并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如添置图书,适当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减少于教学无关的事务性工作。让老师有精力阅读和提升。
(2)论文发表市场化,是对教学科研的亵渎和歪曲。国家应该修改和出台相关的政策。
(3)组织多种层面的公开课,鼓励、支持教师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
(4)构建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多给他们登台展示的就会,鼓励他们进行教学研究。
(5)校内的备课组活动、师徒结对以及校外的各类教研与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帮助很大,应该坚持和加强,进一步制度化。
(6)坚持“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要更加注重实效和便于交流、指导,如师徒宜定在同一年级,排课错开。对于“师”一方,除了给任务,压担子,还应该给待遇;对于“徒”一方,除了具体的方法指导,还要精神引领,多给机会,让他们走出去。
(7)更加注重和发挥备课组的功能,注重实效,分解任务。同一备课组应该在教学内容、进度、教法、学法上接近一致。
(8)教师希望在专业发展方面能够得到专家引领,渴望校际教研。针对教师的渴求应研制出有效的专家引领,校际教研的培训机制。
3.专业成长
(1)主要专业学习手段:(可多选)
次数 |
阅览期刊报纸 |
参加教研活动 |
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 |
上网搜索信息 |
参加进修活动 |
其他 |
人数 |
24 |
21 |
20 |
19 |
8 |
4 |
百分比 |
75 |
65.6 |
62.5 |
59.4 |
25 |
12.5 |
(2)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可多选)
次数 |
参加教研进修机会少 |
缺少专家指点 |
主观不努力 |
领导不重视 |
教师间缺乏合作、交流的氛围 |
学生基础差 |
人数 |
22 |
20 |
16 |
8 |
5 |
5 |
百分比 |
68.8 |
62.5 |
50 |
25 |
15.6 |
15.6 |
(3)选择两项自己最需要进一步提高的专业素养,排在前两项的是科研能力和教育理论素养,分占46.9%和43.8%。
(4)62.6的教师认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利的形式是外出培训,其次是专家指导(37.5%), 专题研讨和教师间的及时交流都占28.1%。自我反思和向师傅请教也分占了一定比例,为18.8和9.4%。
(5)56.3的教师认为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最好途径是多看业务书,多承担教学任务和多请前辈或名师指点两项都得到了34.4%的教师的选择。
专业素养
(1)认为县教育部门已经实施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的有效程度
评价方式 |
主要看考试成绩 |
重点看日常工作表现 |
多种渠道 |
很少评价 |
人数 |
23 |
3 |
5 |
0 |
百分比 |
71.2 |
9.3 |
15.6 |
0 |
(3) 学校的评价方式对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用 |
大 |
较大 |
无 |
有负作用 |
人数 |
6 |
20 |
4 |
2 |
百分比 |
18.8 |
62.5 |
12.5 |
6.3 |
(4)68.8%的教师认为学校校长对本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关注。
(5)多投入资金,多送教师外出外出学习、交流,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素质。
(6)县级培训要提升档次,请外地知名专家。培训要专业化,注重实效,忌走过场,劳民伤财。
(7)切实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要多为教师办实事,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2.我们的建议及措施
(1)建立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的长效机制。提炼、总结、宣传和推广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