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芹川古村,我只是又想起了……
标签:
37度浙江淳安芹川古村自驾 |
分类: 自驾 |
芹川古村不大。芹川溪纵贯,沿溪而行,便是一路向里。
若高处俯瞰,发现古村形似一个“王”字,所以当你用脚走出一个大“王”字,这个村落也就差不多走遍了。
村头一片开阔庄稼地,与公路相接处竖有书写着村名的牌楼。进里,走至进德廊桥时,悠悠古朴扑面而来。进德桥藤蓟绕墙,乍见岁月剥蚀。它自清朝同治建,已在这里与古村对话了百多年。
村口,五株巨大的樟树驻守,圈出一个世外桃源。遒劲的树干遮空蔽日,那是八百年的天地精华和八百年的人文叙述。因它,自入村的一刻,我对古村有了崇敬。
这儿不是属浙江淳安吗?怎么满眼徽派的建筑?是的,这会儿我有走进徽州村落的错觉。
话说入得村已过中午饭点,肚子饿得慌。这时分,村里能见着的人少之又少。我轻轻敲开一户虚掩的门,见一阿婆赶紧问:“哪家经营能有吃饭”?阿婆回答干脆:“村长家”。
紧挨着没几户便是村长家,宅门大开,但不见人影。邻居大婶很好,说:“许是串门去了,我帮你去喊”。
这肚子继续饿了一刻钟,村长驾到。
微胖、齐耳发的村长一看就是精干人,她一边跨进门槛一边说:“吃饭?这村里就我一家”。
然后径直走到一个竖式冷藏柜,打开,“自己看,想吃哪样?”
“那溪鱼不错,你那里一定吃不到”;“这豆腐角好吃,哦,还有这蔬菜饼,你一定要尝尝”;
“好!就听你的”。饿到没边的我,此刻比村长还爽快。
村长一边做饭,一边为我解开了这关于徽派村落之谜。这淳安本与安徽休宁和歙县相邻,在秦朝同属歙县辖地。芹川古村约建于宋末元初,始祖王瑛之子万宁公行至此地,见“四山环抱二水,芹水川流不息”,遂建村,并起村名为“芹川”二字。也因此这村里王姓者多。
村长家本也是一栋徽派老屋,三进院,不大,不算豪宅。顶,木梁支撑,保留着透雕,栩栩如生。在不大且有些幽暗的一进院落有个小塘,养着鱼,塘边砌着美人靠。不见得有多风雅,可前前后后参观完,想去坐的便是这张木制的美人靠,这个位子刚好全览整个屋子的格局,也刚好可与不远正忙掇着的村长侃话。
菜上桌,米饭上桌,村长也给自己盛了饭并端着饭碗过来:“我也还没吃,和你们一起吃”。我诧异了两秒,然后说“好呀,好呀”。诧异确实是一下子有那么点诧异,而说好呀好呀也确实是觉得无妨,这样很好,顿有她姨是我姨的感觉了。
饭后与村长结账,“随便给”,村长说。于是我恭敬地请出了毛主席。
好了,饱了,去村里转悠了。
家家户户门口依着芹川溪。溪水蜿蜒,一汩铮铮淙淙的灵气,串起临溪而居的宅子。由粗粝的小石礅桥和小木板桥将溪岸两边相连,通达着人情,也通达着生活起居。垂柳丝丝,桃红杏帘,簇拥着粉墙黛瓦,一袭江南沾衣欲湿的浸润。
此时,我已完全不是陌生人的观感,走在青青的石板路,轻松地享受着空气中已散淡千秋的柔谐,拍下自觉入镜的生动和趣像,或大处的历史传袭,那些保留完好的建筑;或小处的一池细碎花瓣;或瞌睡犬儿;或嘎嘎的鸭们……些些微微入理,将心滋润得饱满,又有偷得光阴来度的心情了。这快要临夏的阳光,打开云雾,映照着小桥、流水与人家。陶然亦亦然,这古村的方寸,绣闼雕甍,玲珑耸秀,芳林吐翠,远山停云,不由得有临流诗赋之想。
一切,淳朴之气韵,简单而无奢望。
转悠完,去和村长告个别。眼球转向墙角那些个萝卜啊、玉米啊、番薯啊……问村长买,村长说:“你反正开车来,多带些去,走,带你去山上自留地摘”。于是,背上背篓,拿上小镰刀,上山坡自留地去。顿时发现,敢情,咱不是来游芹川古村的,是来俺村长大姨家玩滴。
时间可真快,距离这次去芹川古村已将近五年了。芹川是否还是当年自然亲切的模样?
村长,可好?
今落下这些文字,许是怀念起了吧。
古村走得多了,兴许凝固在图像上会有很多的雷同。
而要甄别不同,能留在记忆的,远非仅仅是摄取的图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