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篇倾情奉上一组图片,片子摄于迪拜博物馆。因场馆光线非常暗弱,尽管调整ISO等参数,手持拍摄仍比较难拍。习惯模式:手动M档。
馆内最吸引人的当是上述图片所现的描述阿拉伯早期氏族部落、也被视作阿拉伯祖先的贝都因人生活场景的布景,如同开辟了一条时光隧道,一下子溯回到几百年前的阿拉伯世界。通过这些场景以及其它相关图文和音像介绍,让我聚神于阿联酋璀璨迷离的繁华的前章,和着这个国度的心脏与脉络阅读其历史与文化,依循迪拜河悠远而至,直抵沙漠倾听驼铃的悠扬……
贝都因,阿拉伯语作baduwi,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冬季,贝都因人在沙漠以游牧为生,夏季则在相对固定的耕种地区聚集而居和劳作,然后以集市交易方式,售出畜产品,并采集香料、椰枣、布匹、药材、手工制品等必需品,待雨季到来,沙漠牧草生长,贝都因人又开始踏上自由但艰苦的游牧之途。
在现有的波斯湾,阿联酋大量人工养殖珍珠。其实捕捞野生珍珠是阿拉伯先民们重要的生存方式。在博物馆展示着这样一组渔民捕捞、采集和加工珍珠的生动场景(见下图)。
在此寥寥追溯一下迪拜的经济发展史——早在十八世纪末,迪拜还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当时的经济还是传统经济,即以捕鱼和采集珍珠为主,十九世纪初英国殖民扩张与经济侵入,迪拜成为重要珍珠港口,也因此促进了迪拜的商业繁荣,来自印度、非洲的商人以及珍珠采集者频繁出入迪拜湾。1904年迪拜成为一个自由港;1960年迪拜发现石油;1969年迪拜第一桶原油出口;并在七十年代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从此迪拜经济重大转折,大踏步振兴与繁盛。迪拜作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第二大酋长国,成为世界贸易的麦加和国际性奢华之都!





需知,迪拜博物馆建筑的本身就值得参观,它的前身是阿尔法赫迪城堡,曾作为宫殿、军事堡垒、监狱等。城堡建于1787年,虽然距今只有二百多年历史,但已经是迪拜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在博物馆露天场所陈列着旧时的大型帆船、守炮等武器以及屋顶建有风塔的传统阿拉伯旧屋和古井等历史遗存真迹与模型。
在古迹陈列馆,终于浏览到了阿拉伯的早期文化遗存——四千多年前的艾古沙尔亚古墓遗迹出土的精美铜器、陶器制品等。
我想,在迪拜既能避开高温,又能继续认知这个城市,无疑迪拜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必须走进它的博物馆,走进这个国家或城市最直观的藏书;走进这个国家或城市敞开的历史;走进这个国家或城市的浓缩精髓;走进这个国家或城市智慧的递进。来一次时光穿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