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的小樽,卸下冬装不久,空气里还残存着一丝寒意。其实相比五月,我更想看到冬季雪景中的小樽。
小樽,日本北海道西部的小城,在日本明治和大正时期,曾经是繁华的商港。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繁华褪尽,留下的是复古中的优雅,古调中的西着。小樽,如它的名字,小巧玲珑,美浸润着浪漫,幽幽淡淡,无论是场景还是色调,很容易将人带入怀旧的状态,唤醒记忆中的期许和曾经。此时,我正行走在小樽运河边的石路,望着对面的红砖旧仓库,数着间隔的瓦斯路灯,感受遗留的旧时的宁静……
去小樽,也是为了再读那封情书。 (注:《情书》,日本经典影片,岩石俊二导演,小樽是影片故事的发生地)
你好吗?
我很好。
这是电影《情书》里最经典的台词。
我真的很好吗?周围散着《情书》中的雾气和朦胧……
如片中,曾经相爱,结局又会如何,嵌入内心深处的怀伤,也真的只有时间才能疗治。在时间的疗程中梳理着年少,回忆着爱其爱,宿命着诗意,追问着无常,悲哀着情歌,呼吸着孤独,无措着等待。痴念,沉湎,摸不到的笑容,如梦却真实,倚靠的肩,在一尺的距离。也许,孤独行走是最后的旅程。
你好吗?我很好。人类的语言,常常,最简单的,却是最深切的,无论是你问我答,还是我问你答。











游览小樽,步行即可。你很容易找到这幢两层的欧式古建筑,它建于1912年,现今它是到达小樽必会造访的小樽音乐盒堂。门口这尊蒸汽钟,已有百年历史,每到整点,会喷气和报时。
这里分明是个童话世界,在这里你可以浏览和挑选来自世界各地几千种不同样式的八音盒,那个藏着清脆悦耳的声音和会旋转起舞的精灵的神秘盒子曾是多少女人的公主梦,包括我。或许最初的浪漫是在打开这个八音盒时被激发的,或许这个八音盒就是收到的第一封情书。


在小樽,硝子馆一间接一间,硝子馆内,光影浮动,声色琉璃,美轮美奂。硝子在日文中是玻璃的意思,北一硝子是最具历史的,而其中的三号馆最为出名,漂亮的玻璃制品也是送礼佳品。在电力尚未普及的年代,小樽作为当时重要的港口,商船需要大量的煤油灯和浮标,因此催生了玻璃工业的发展。而随着小樽港口地位的削弱,原有以煤油灯和浮标为主的玻璃制造业不再,进而演化成以玻璃工艺品为主的产业。
在《情书》中也记叙了这样的片段,迷恋博子的秋叶包着头巾,带着大框眼镜,穿着工装服,在玻璃制作工场工作,他是一位玻璃制作工艺师。






此篇背景音乐选取的即为电影《情书》中的音乐片段,随着音乐,眼前的这座小城,满是情书的影子和探寻着情书足迹的人们。
夜晚的小樽非常安静,最舒心的事情莫过于穿行于小巷,仿佛行在几百年前的日本江户时代,并寻觅着小樽的美食。最棒的当数寿司,小樽的寿司盛名在外,走进任意一家,都不会让你失望的。寿司店往往小小的,仅能容纳最多十来个顾客。喜欢坐在料理台前,点上一份极品寿司套餐,然后看着师傅演绎寿司的制作,寿司套餐由海胆、牡丹虾、三文鱼、金枪鱼、鲑鱼籽、扇贝等多种海鲜搭配着适温的饭团做成。只见师傅神情专注,手法温婉,以娴熟的技艺,片着海鲜,揉捏着饭团,搭配着食材,最后精心围盆,每个寿司的诞生,都成了艺术。






清晨,如鸟儿般攀到高处,在小樽也试着给自己写封情书,大声地对自己说:“我好吗,我很好!”然后远望大海,放空一切。相信时间有不动声色的力量,即便悲哀到尘土,也会开出一朵花。
“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涯。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