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nlib.cn/booknews/UploadFiles_1340/200902/20090216144452534.jpg
一个曾患小儿麻痹的跛腿孩子,一个敏而好学的青年,一位妇孺皆知的演艺明星,组成了55岁濮存昕的大半人生形象。在《我知道光在哪里》中,濮存昕首次倾情书写自己的人生与艺术。该书的三个部分“独白”“对白”“旁白”详尽勾勒出濮存昕的成长过程与演艺生涯,解读了一位表演艺术家的心路历程与喜怒哀乐。
近日濮存昕携新书《我知道光在哪里》做客《悦读会》和观众朋友见面,这本书的书名很有悬念,这束光指的究竟是什么?这束光又究竟在哪里?濮存昕在现场为我们进行了一次深情的解答。

人生低潮、黯淡时,心中清楚知道“光在哪里”
在书中濮存昕回忆了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经历和这段蹉跎的岁月,初入空政话剧团时,他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磨练,始终等待厚积薄发的一刻。

戏中人物“光芒”对自己的影响
濮存昕曾两次出演《李白》,十年跨度两次饰演经历对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他在书中说,“在2003年懂得李白”。濮存昕在节目现场用父亲教的吟诗调调重新演绎了李白的经典诗篇《早发白帝城》,让观众置身于李白的年代,感受诗的优雅。

人生璀璨时,不会因绚烂的灯光迷失方向,心中依旧秉持理想
处在艺术创作高峰的濮存昕与别人的选择不一样。大多数人可能在这个时候拼命接活,进电视剧组、电影剧组赚钱。很多人都暂时放下了理想,离开了酬劳微薄的话剧舞台。但是他却一直没有离开,反而把更多时间经历用在话剧艺术上,并且将自己的剩余时间都给了做慈善。
名人拍广告本无可厚非,但却长时间不得周围人理解。很多名人对此的处理方式是不闻不问,漠然处之。濮存昕却在自己的书里首次收录了别人对他拍广告的评论。他说:“我们不能为钱所累”。只有当自己的影响力到达一定程度才可以利用所有的资源去做更多的事,比如慈善,比如话剧。他甚至为了补助不景气的话剧舞台,将拍广告的酬劳倒贴给艺术舞台。

光的传承:父亲对濮存昕影响巨大
濮存昕的父亲苏民,原名濮思洵,是北京人艺著名演员和导演。濮存昕和他的父亲曾在不同的年代,在同一出剧中饰演过同一个角色。比如说《雷雨》中的周萍。也曾在同一出剧中合作,分别担任导演和演员。比如说91年版话剧《李白》。父亲是一个对待艺术特别严谨的人,在片场从来不称儿子的小名,对所有演员都是一视同仁,所以父亲一直是濮存昕人生中的一个榜样。
敬请收看BTV-8《悦读会》
3月15日晚8点50
濮存昕-我知道光在哪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