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给页岩气管“洗澡”:重庆涪陵首座清管站投用
(2017-06-20 18:10:39)
记者文静 实习记者李思媛 重庆报道
6月初,重庆涪陵页岩气田首座清管站建成投用,该站将为气田集输干线清理积水和污物,保证气田“大动脉”的畅通。目前,气田已累计投产254口气井,建成产能73.25亿立方米,并全力冲刺百亿立方米产能。
据了解,清管站主要是依托专门的收发球设施,通过管线不同端的天然气压力变化,在发球站将清管球推向压力稍低的收球站,从而将管线内的水及污物清理排出。目前,该清管站运行效果良好。
涪陵页岩气田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也是全球北美地区以外第一个进行商业开采的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集气管线长150多公里,开发4年多来,这些管线因长期输送湿气,加上地形起伏等原因,出现了管道积液。这不但影响到管道的输气能力和气田产能,而且积液滞留易腐蚀管道,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为此,今年以来,涪陵页岩气公司就开始筹划清管站建设。
涪陵页岩气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气田一期工程已从此前的以产建为主,调整为建、管并重。而在气田二期工程建设中,该公司强力推进了产能提升。近期,焦页69-3HF井、焦页92-2HF井、焦页81-3HF井等多口井,测试均获得每天20万方以上的高产工业气流,将有力助推气田顺利实现百亿方产能。“十三五”时期,涪陵区将围绕页岩气勘探开发,大力发展技术服务、管道运输、LNG储备压缩及车船运用、装备制造维修等产业项目,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300亿元产值。
附页岩气:
页岩气是指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藏身于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由美国能源部的统计和分析机构——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全球页岩气资源评估结果表明,全球总的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187万亿立方米,其中中国约占总量的20%,为360825亿立方米,排名世界第一。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是是按照开采方式不同来分的,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的开采难度要大得多。
时评作者众石曾公开发表关于中国开采页岩气的评论,他指出页岩气开采的确使美国能源结构发生了巨变:页岩气在美国天然气产量的比重从1996年的1.6%猛增至2010年的约23%,并使美国在2009年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和资源国。但这并不能保证中国的页岩气能源发展高枕无忧。
页岩气田的开采难度相当大,打个比方,岩石就像是人的肌肉,而天然气就是肌肉中的血管,开发常规的天然气是在静脉中采血,而开发页岩气就如同直接从毛细血管中采血。水力压裂法是美国在页岩气开采进程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开采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地面高压泵,将大量化学物质掺杂水、沙子、石子制成压裂液,再灌进岩石深处并压裂岩石,最终释放出石油或天然气。但这项技术对水资源存在着诸多隐患:一口页岩气井需要20万吨水,向页岩中注入的压裂液中含有大量化学成分,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加上涪陵页岩气开发环境与美国的平原荒漠不同,生态环境更为脆弱,这就使得绿色开采成为必然选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江汉石油管理局局长、江汉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孙健提到,涪陵页岩气田地处群山深处,地面条件苛刻,地下情况复杂,与北美页岩气开发相比难度更大、装备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在坚持自主研发,推进页岩气开发关键装备和配套工具全部实现国产化。目前在技术上,涪陵页岩气田实现了钻完井、测录井、压裂试气、环保4大工程技术全部国产化;在环保方面,涪陵页岩气田也在实践“废水循环用、废气减排放、废渣严处理”,实现了废水循环再利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的油基岩屑,含油率仅为0.3%。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教授罗平亚曾谈到,国家希望页岩气能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新增长点,并对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产生重大影响,要解决好优势资源、单井产量、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国家的力量不容小觑。罗平亚院士还提到,目前的涪陵页岩气产量已经实现了商品化,虽然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不错的成绩,但从形成战略新兴产业的目标来看还是不够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