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怪癖心理学》:很多心理问题源于完美主义

(2014-03-12 10:47:31)
标签:

郑州心理咨询师

郑州心理咨询师培训

郑州心理咨询中心

郑州仁和心理咨询中心

怪癖心理学

                       《怪癖心理学》:很多心理问题源于完美主义

                            《怪癖心理学》(网络图片/郑州心理咨询师)

    说起心理问题,很多人都会本能地排斥,认为离自己很远。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就可以看看《怪癖心理学》这本书,它告诉你,所有的怪癖都是内心欲望的投射,同样它们也可以发展为心理问题。近日在全国上市的《怪癖心理学》一书,其作者冈田尊司是日本权威心理专家,也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他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调查,发现怪癖人人有,而人类之所以发展出千姿百态的怪癖,是基于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欲望。该书连续五年都是日本通俗心理学方面的畅销书。重庆晚报记者采访了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小燕,讲述了涉及书中心理问题的一些案例。

  完美主义是很多心理问题的源头

  书中内容:完美主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有时会被看作一种正常心理,有时会被认定为一种极端的异常心理。当对完美的追求遭遇困难时,完美主义者会产生强烈的病态心理。完美主义因此被看作是一系列精神疾病和精神问题的先兆特质。

  周小燕告诉记者,完美主义是人类基本的心理渴望,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心理状态。“但任何性格都有临界点,完美主义者一旦走入偏执、苛责的状态,便是病态发展了。所以,可以说很多心理问题的源头就是完美主义。”

  周小燕举例说,她曾经遇到过一个患厌食症的女孩,“她是北方人,身高1米6多,就是那种骨架较大的女孩。她觉得自己脸蛋很漂亮,然后给自己定下了很苛责的要求——— 一定要穿小号衣服,甚至连鞋都要穿小号的。这个要求对她来说不大可能实现,但她一定要这样去做,就开始自我折磨了。”周小燕说,该女孩要么不吃饭,要么吃了以后去呕吐,最后患上了厌食症。对此,周小燕表示,当发现对完美的追求让自己和别人难以忍受的时候,就一定要引起警惕了。

  过度敏感可能发展成为被害妄想症

  书中内容:从偶然当中也能感觉出特殊意义的敏感心理,已经很接近异常心理了。对于过度敏感的人来说,细微的咳嗽声或是身边人起身时发出的声音对他们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甚至觉得自己从这些声音中清楚地听到了别人责骂自己的话语。

  周小燕表示,敏感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过度敏感,放大别人的言行,每天都会苦不堪言,一旦遇到刺激性事件,就容易发展成为被害妄想症。”周小燕强调,被害妄想症已经属于精神类疾病,一定要接受专业治疗。

  周小燕还进一步解释道:“那种过度敏感的人,遇到职场挫折的时候,就可能认为是同事在使坏,对同事产生敌意,甚至连别人一个眼神都会赋予自己主观的想法。”

  冈田尊司在书里分析各类心理问题的时候,也讲到了不少名人的怪癖。

  完美主义者:三岛由纪夫

  曾两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自杀身亡的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极其看重约定,不管写哪一部作品都会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另外,他对时间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自己从来没有迟到过,也从来没有等候别人超过十五分钟。冈田尊司在书里写了一件趣事:当三岛由纪夫还是单身的时候,有一次他约女方吃饭,对方迟到了,于是他留下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请慢用”便离开了,在离开之前甚至连饭钱都付了。

  被害妄想症:夏目漱石

  由于小时候寄人篱下的经历,夏目漱石很缺乏安全感。留学伦敦的时候,因为身形的矮小和经济的困窘,敏感的心理更加异常,甚至让他整天蜷缩在阴暗的房间里,不吃饭,天天以泪洗面。公寓的女房东曾经非常关心夏目漱石,可是他深信女房东只是表面做做样子而已,他甚至推测“女房东就像侦探一样,总是不断伺机监视他人的一举一动”。有一次,夏目漱石给了一个乞丐一枚铜钱,回到家看到卫生间的窗户上放了一枚一样的铜钱,他就更加坚定了女房东监视他的推测。最后发展成为,他有了孩子以后,看到女儿拿着这样的铜钱,就会打孩子,因为他认为女儿也把他当傻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