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冬日清晨,为家人熬粥,听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思绪却沉浸在港大ICB学习的时光。一年半在港大ICB的学习随着冬日到来,渐行结束。内心没有结束辛苦学习的兴奋和快乐,却是丝丝留恋、丝丝不舍、丝丝牵挂、丝丝向往。
坦率地讲,我并不是学习能力特强的人,但我是喜欢学习的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已然二十年,二十年内多少次寻求深造的机会,多少次基于各种原因甚至交了学费也放弃了,工作、家庭、孩子等等每每都成为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内心深处的渴望随着岁月的流失日益强烈,我清楚的意识到,我其实是在寻找一所能给予到我最渴望最想要的东西——价值和理念的学校。
当寻寻觅觅到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的时候,内心的激动与渴望激荡着心底,港大ICB的办学宗旨和理念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强烈地意识到港大ICB就是我的渴望,是能够圆梦的地方。当时,恰逢为女儿申报上外留学项目,女儿要在上外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语言和预科学习。我意识到自己到港大ICB学习的一年半刚好和女儿的时间一致,既可以陪伴女儿,又可以给女儿起到身教的榜样作用。于是,我和女儿一起到银行为我们两人同时转交了学费,终于走向了圆梦的地方。
走进港大校园本部,不断地感受港大校园制造的振动和惊喜。校内工作坊令人振奋、耳目一新。港大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是地铁出口直通校园的大学,而校园内却是如此的祥和安静。建在半山腰的校园被绿树环抱,优雅宁静;爬上校园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令人沉醉。在这之前我真的不知道高校可以是这样如诗如画如梦幻般美丽。两天校内工作坊的学习设计又令人深深震撼,高校教育竟然可以是这样做——如此开放、如此民主、如此思辩。短短几天的时间已经深深感受到港大办学的宗旨及校训的深刻内涵——明德格物。
在港大ICB的学习是激动和兴奋的,常常掰着手指盼着上课的日子。老师教学模式是自由、开放的:宗建钰先生的灵动与幽默、黄隆铭先生的儒雅与自信、王慧贤女士的独特与犀利、杨良得先生的敬业与诙谐、吕雪仪女士的优雅与博学,再加上活跃的课堂氛围、落地的案例分析、拨雾见云的点拨、学生和老师的自由探讨,港大ICB的教育为我们拆掉了思维的墙、打开思维的窗,让我们跳出局限,把视野放眼到世界。
在港大ICB的学习收获知识理念的同时,也收获着珍贵的同学情谊。我们OHRM
13班的同学多为来自不同领域的HR管理人员,无论是来自欧美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自主创业,也无论是基于什么愿望,在港大ICB求知、求真、求实的学术环境中,同学们都放下差异、放下局限、放下障碍,打造着和乐融洽的班级氛围。忘不了2015年年底班级聚餐许下的心愿,忘不了雨中畅游莫干山的欢乐,忘不了每次课后拍照的激动,忘不了黄浦江边别离的不舍深情,忘不了热情豪爽的雷班长、忘不了优秀的OHRM
13班。
刘宁荣教授在港大ICB开学典礼致辞中说:教育的使命就是要使一个人有独立思维的能力,要有向上移动的能力。港大ICB的学习使我收获这种能力,我也以身教影响着女儿的成长,11月20日女儿幸运地收到新南威尔士大学的OFFER。
感恩港大ICB没有围墙大学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让我人在中年经历了不寻常的学习之旅,使我生活和生命变得更加精彩。
http://wx4/large/5d527d75ly1fcj7hcymbmj205k05k0sn.jpg
作者:陈文侠
OHRM SH1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