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二十是什么节日
(2009-02-14 15:42:04)
标签:
填仓节添仓节天仓莲菜明则天 |
分类: 只是日记 |
正月二十是农历的添仓节。添仓顾名思义添加粮仓。很有意义呢。网上搜出有关添仓接的内容摘录如下:
天仓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二十五,民间传说是仓神的生日,称为填仓节。填仓节,又称“添仓节”或“天仓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宋代时就已有记载。正月二十被称为小填仓,正月二十五称为大填仓。严格来说,过完填仓节,整个春节才算完全结束了。
在我们华北农村,流传有这样一句谚语:“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每年正月二十五,在一些地区农村有吃米饭、杂面汤的习俗。所谓填仓,就是在正月二十五的黎明早起,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并在里边放一些五谷杂粮。
在我国民间,还有的人家在填仓节这天熬鲫鱼汤,有“犒劳爱吃鱼的猫看护粮囤有功”之意。还有的人家在吃饭时,把自家养的鸡全部散放到院中,让他们饱餐囤中美食。在天津等一些地方,这一天,要吃饺子或合子,吃饺子为填仓,吃合子叫盖仓,以期希望来年收成好,粮食填满仓房。
民俗专家表示,填仓节源于何时很难考证,但这个节日充分体现出民间百姓祈盼过上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朴素情感。
《史记·天官书》云:“胃为天仓。”其注云:“胃主仓廪,五谷之府也,明则天下和平,五谷丰稔。”
胃为天仓,胃明则天下和平,五谷丰稔。
为了添仓祈福,祝愿我国旱年保收成,今天一定要把添仓过好。
搞不清楚胃明的含义,至少理解为胃舒服吧,要舒服必须吃好。所以今天先把胃仓填好:中午饭如下:
饺子:羊肉、胡萝卜、莲菜、大葱馅。还放了些香菜。饺子普通,不用多说,关键是今天的做法不同:一是改切为剁。回复到小时候家里的做法,也是回味了上次在对门阿姨家吃饺子的味道。先将肉切小块,将葱、姜、调料加入剁,再加入切碎的胡萝卜、莲菜一起再剁。这样做的好处是入味、好消化。很久以来的做法是,将各种料切碎,搅拌。二是包的个小了一点。
米饭:炒两个菜,一是葱爆羊肉,一是酸菜土豆丝。还凉拌了莲菜,做了一个拔丝红薯--昨天买的红薯,一个就三斤重,香甜。
本以为树儿爱吃米饭,结果尝了饺子后改吃饺子。
这样的午饭可能做到了“胃明”--起码大家满意了。
写到这里,打电话回去问妈妈添仓节,妈妈说在霍州是习惯吃油糕--用黍米粉蒸熟后包豆馅油炸而成。在洪洞是吃卷卷---就是春卷,我的姥姥在这一天会敬神,会往米瓮、面瓮里都放一点卷卷,院子里也撒一点---喂雀吃,牲口也给吃一点。总之神灵、人众、牲口、鸟雀都能吃上。添仓之意足矣。
民俗正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呢。需要传承,否则90后肯定就不知道了。
在厨房忙碌的时候,从窗户望下去,见保洁工正在撕扯对联,很纳闷。回民过年不贴对联,看上去门上冷冷清清的,下午出去时问起物业的小孙来,说是过了十五就过完年了,回民连对联还不贴呢。上午还听到断断续续的鞭炮声,莫非银川人过情人节还放鞭炮--这倒是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