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轩:西藏是我灵魂的寄存地

(2010-11-24 00:49:59)
标签:

艾轩

西藏

楷体

gb2312

b4

文化

分类: 旅游
               (转载   文章来源于烛炬成灰泪始干
 

 微风撩动发梢

 

   艾轩绘画的语言精致洗炼,借景抒情。其早期绘画的视觉征服力在于“物在言说”,表现在画面人物视线从不面对观众,人物让位于景致;而现在的作品感染力则是把来自生活的感受,以理性的思考赋予孤寂性的画面中——正面近距离地直透你心灵的“心在言说,情在言说”。
   张苑:在你的画作中我们看到了不同抒情主题,画中本应纯真的少女形象,却多了几分凝重,那忧郁的眼神里,似乎体会出某种沉重的东西。你是如何选择模特的?画中的人物是你理想式的形象,还是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真实人物形象?
   艾轩:我觉得作为一个画家刚开始写生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只是把对象描摹出来。但以后会慢慢地对人生或对美的感觉有一种认识,寻找适合你表现的某种美的感觉。它渐渐地会固定下来,形成一种顷向性,这就是审美的顷向性。这个时候,一般都会表现出某类人的特征,有意识地向一个方向偏。
   事实上,你未必能寻找到这种模特。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不同,你看好的模特,别人却认为不足取。我笔下的模特来自我对人物形象的提练。

 

http://s3/middle/4e4f9269t7489683361a2&690雁过晚秋

 

   张苑:你的作品心理特征很明显,带有强烈的感伤情怀,这是借助周围凄冷的景致和少女忧郁的神情完成的,或忧郁、或感伤、或希望,为何把作品的主题定位于这一基调?而它何以赢得了市场的认同?
   艾轩:我的作品所表达的凝重感,这和我的生活体验有关,我经历的辛酸往事较多。画中形象是借物言志。我创作的画最初只是自我陶醉,把我对生活的理解画出来,当然没有考虑到会进入市场。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哪有什么市场,只是天天在画,画完了以后就不再想什么。我经常画一些背影、侧面或趴在地上的、桌子上的,这些画和市场没有关系,完全是个人的体验。画中人物多是自言自语,面对墙角,或感伤独白或帐然而泣。

 

http://s8/middle/4e4f9269t8d539ad38ac7&690

寂静的雪原

 

   张苑:你的作品多是室外景,多把一个弱小的异域藏族女孩置身在色调凄冷的自然环境中,一种自然与人物的物性与心理差异,从而充满神秘与感伤的情绪。你把人物锁定在弱小的女孩身上,与常人表现饱经苍桑的成人不同,从而有一种心理的距离。你为何把这种沉重感让幼小的心灵来承担?
   艾轩:我有意识强调这种心理对比,但它的视觉或心理效果特别强,当然还离不开我的经历。生活中的事给我一种很强烈的心理暗示。我的家庭遭遇不幸,大家都知道艾青同志与我们这个家庭的麻烦。我从小受到歧视,再加上家庭不和,到处都在打架、吵架。那时感觉别的孩子挺灿烂,充满阳光,而我头上总有一块云在飘来飘去,所以在我创作的画面上,经常是风景到那了了,这类作品有《说不清明天的风》、《南风从这掠过》、《也许天那么蓝》,总是有一种孤独感的主题。

 

http://s5/middle/4e4f9269t8d539c140734&690

静静的冻土带

 

   张苑:你的绘画作品成功之处在于你对画中人物进行了理想式的加工,这体现在你对主体人物的神情刻画上,人在紧张或情绪饱满的时候,眼睛总是大而明亮的。这种被倾诉的对象或读者总是被对方的情绪所感染,你的画总在极力强调这一交流,这种交流的点成了很多人的心理需要,也成为人们收藏热点,满足了藏家的精神需求。你在创作时有何心理体验?
   
艾轩:近距离地面对读者,这是我绘画的一个特征。我最初画的人物形态有正面的、中景的、远景的、往山上跑的、趴在草地里、趴在桌子上的,还有背对着人的,顶多是侧面的,很少画正面的。后来我才开始画直接面对着你,直视着你的形象。你可以直接与他的眼睛进行交流,这很刺激。后来我就学会了这种表达方式,并一直坚持这样画,这是从美国回来以后开始的。
   在美国的日子,我做画的状态很不稳定,画画的感觉弱化了,我意识到必需立即回国。回来后看到很多美好的形象,根据我的审美追求的方向去变、归纳,这个过程有近30年。我喜欢看我所表现的这样的美的形式。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和收藏家都喜欢这种样式和“美法”。我也尝试画一些不美的东西,但是表现的是人的一种尊严。画中人物虽很穷、落魄,但她有一种人性的尊严。这种美学类型,没有必要去回避。

 

http://s3/middle/4e4f9269t8d5b78f1a612&690秋日的期盼 

 

   张苑:你作品的视觉特征很强,把理想化的人物营造在一个借景抒怀的空间中,你的作品让人有了再一次回味人生的体验。我想很多人不仅想看你的画,还想了解是否画如其人。你的画面除了带给了读者虚拟的精神空间交流,你有没有面对读者真实的交流?
  艾轩:这些年来,各地来了很多人,想看看我这个人什么样的。还有人写信,问我为什么画此类题材,也有人写诗说我的画带给他带来心灵的震颤……经常有些人问我:你是画西藏画的那个人吗?我说是。来访人说:好,我就是看看你这个人。我对来访人说:你有什么事吗?他说:没什么事,只是因为看了那么多你的画,想看看你这个人是什么样。这当中还包括外国人。

 

http://s3/middle/4e4f9269t8d539d84f952&690

白雾渐渐散去

 

   张苑:你在80年代赴美,在美国你曾拜见怀斯,那个时候正是你作品风格的形成阶段,你是如何理解他的作品,又是如何把他的作品中理想式的因素用在你的作品中的?
   艾轩:怀斯,我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才了解到他的。怀斯这个人最早是陈逸飞告诉我的。当时我们在军事博物馆创作革命历史画的时候,我问陈逸飞关于怀斯画的风格,他说不好说,当时我也想像不出来。后来,才在画册上看到了怀斯的画。到美国以后,我亲眼看到了怀斯的画及怀斯本人,我尝试着用怀斯的手法去创作。1988年怀斯的儿子到纽约来,在哈夫那画廊看见了我的画,回家告诉他爸爸说:有一个中国人画的画很像你的风格。怀斯顿感惊奇,问他的儿子能不能把我请去见见面。他看了我的画后说:你是借助照片在画画,美国很多人都这么画,可你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抄照片,而你是用个人的情感去创作,又驾驭了照片。他说得很智慧,对我的绘画观念影响很大。去年美国国家电视台来中国拍了一个艺术回顾片断——怀斯与中国,他们听说我与怀斯有交往,就到我家拍一些画面,包括我当时画画的情景。后来怀斯也看到了这些片断,并与我进行了交流。
  我回国以后,有人称我是中国的怀斯。随着后来的发展,怀斯的影子自然而然就脱离了,现在的画就不像怀斯的风格了。怀斯的油画特征是淡彩画,而我的画是用颜色的相互融合和很多虚面的过渡。
 

http://s10/middle/4e4f9269t8d53a3878489&690

 凝视

 

   张苑:每幅作品的诞生都不是偶然的,都要有深刻的生活感受。能否就你的某幅作品谈谈构思及创作过程?
   艾轩:大部分的画我是很主观的,我基本上都是在北京画室把草图做好,到乡下去找符合我感觉的素材或画速写或拍一些照片,回来把它拆了组合,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来安排人物在画面的位置,根据我的构图去找符合我审美的当地人,再找原生态衣着装束,各种各样不同的场景。我也要克服高原反应,为了一束好的光线要进行等待很久,找我所需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稍纵即逝的,要敏锐地去捕捉,这其中有很多必然的因素,这得益于事先的准备:心中有画。在生活中找我需要的东西,我觉得这样是很科学的,我必需要打有准备之仗。你说我跑那么远去进行高原体验,毫无准备,岂不是空耗情感!此前没经验的教训很多,最早也曾去过一些远的地方写生,就像和在北京没出门画画的感觉差不多,这不是很荒唐吗?失去了写生的真正体验而没有创作上的冲动。

 

http://s1/middle/4e4f9269t8d53a5c08700&690

 远山的呼唤

  

   张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趣味和独有的艺术感觉,这种趣味有时或某个阶段是大众的,有时是个人的。你与何多苓完成的《第三代人》是属于特殊年代的体验,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经历,是一种心的触动,我们常说那是理想的一代,或者我们更愿说的是思想真实一代人在面对未来及现实的思考,那种体验是深刻的,是大众的。而你现在的作品独有的感受是个人的,那时你曾创作了一批乡土气息的作品,而与现在的作品不同,特定的岁月有着特定的情绪。你在创作这两类作品时,感受有何不同?
   艾轩:当时画第三代人的时候,我有这些体验:人类不可能始终如一持某种独一感情而生存的,它是多种情感在不同情况下相互转换的。当时我是有一个主张,我个人情绪化的作品画了很多。但同时还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要对生活关注。《第三代人》的创作是对那一代人的关注。这代人有很多苦难,有很深的中国大变革时代的痕迹。画中人物直面走来,有诗人翟永明、建筑家刘家琨、画家张晓刚、周春芽等人,他们都是我们周围的朋友。当时这幅画一画出来随即引起了反响,有咄咄逼人的感觉,是转型时代善于思考的一代人,背负着沉重的中华民族使命的一代人。画面很深沉,以后可能我还会画一些关于北京的有新时代使命感大场面的画。我的大部分作品是个人情绪化的,变的只是手法处理上的技术问题。从1982年到现在画面的情趣基本上是相似的,很多人看了我的作品说:心里觉得咯噔一下。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他们说得很准。很多人希望我说出来,我肯定说不出来,但我做出来,让别人产生反应,这就够了。画是看的,然后心里有所触动,它至少是触动我了,顺便也触动了别人,这已很奢侈了。
 

http://s7/middle/4e4f9269t8d53b193c5c6&690

 

 遥远的地平线


   张苑:你的父亲是著名大诗人艾青,你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的东西?这对你的绘画之路何影响?
   艾轩:艾青先生没有直接教授我画画,他和吴作人是留学法国的同一批人,他是林风眠的学生。那时他买了很多画,包括齐白石、徐悲鸿的一些作品。我小时候经常会看到这些画,只是觉得这些作品离我很远。可能是遗传基因方面对我有影响吧。我很感谢父亲给了我艺术上的遗传基因。
 

http://s2/middle/4e4f9269t8d53a86f47f1&690藏族姑娘

 

   张苑:你的作品被广泛地收藏于世界各地,你更喜欢哪类收藏家?
   艾轩:我不希望我的作品被海外收藏。我希望国内的藏家收藏我的作品,尤其是北京的收藏家,这样在我办展览的时候,也方便一些。我的很多画都下落不明,散布在世界各地,美术馆只有我一张画,我实在有愧于美术馆。我希望收藏家收藏名画家的好画,收藏一些高技术含量的、有内容的、具有绘画基本因素的,如透视、解剖、构成、构图、形、色彩、色调、质感、空间感、体积感原本属于绘画最本质的古典主义绘画。这些画已成为西方寻找的收藏点。

 

http://s8/middle/4e4f9269t8d53a9aa07e7&690

 荒原

 

   “藏区什么最吸引你?是神秘感?还是独特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开始,藏区吸引我的是外在的东西,天空是湛蓝的,人的皮肤是黝黑的,配饰又是那么鲜艳,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我第一感觉像是到了异域,完全不同的天地。后来,才真正感觉到,在那里能寻找到很符合我追求的一种精神。大自然激活了我深层的心理诉求,我找到了诉说的空间。”

 

http://s10/middle/4e4f9269t8d53f81c2519&690

远方飘来陌生的歌

 

   “你在西藏看到了怎样的人和自然的关系?”
   “我更多感受到的不是壮丽和辽阔,而是作为人的孤独和渺小。人在自然面前显得太单薄、脆弱和无奈,地平线特别辽阔,人是那么渺小,被远方严峻的地平线回收和释放。”


http://s14/middle/4e4f9269t8d53ae839e5d&690草在风中摇曳

 

   “有人称西藏是你灵魂的寄存地?你认同么?”
   “也可以这么说吧,有一种情感的基础,人对世界潜在的感觉,以往似乎没有发掘出来的,在藏区被发掘出来了。有一个孤寂的地方,可以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它,在纷繁中寻找到一份宁静,在西藏我找到了这种感觉。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混乱和纷争中度过的,父母离异,父亲被打成右派,‘文革’中的非正常生活,我一直想逃离……”

 

http://s4/middle/4e4f9269t8d53b3345f03&690

 在那遥远的地方

   http://s3/middle/4e4f9269t74885f245e82&690

乡村晨曲
 

http://s12/middle/4e4f9269t8d53b892f49b&690

那一天越来越.... 

  

http://s9/middle/4e4f9269t8d53b9f85808&690

有人从荒原走来
 

http://s6/middle/4e4f9269t8d5e160b9a45&690

冻土带

 

http://s1/middle/4e4f9269t8d53bc2f4220&690放羊的女孩

 

http://s12/middle/4e4f9269t8d53c20c06fb&690

就让风把歌声吹散

 

http://s10/middle/4e4f9269t8d53c40a52a9&690

午夜下过薄薄的雪

 

http://s4/middle/4e4f9269t8d53c557d0b3&690蒲公英在荒野飘散

 

http://s14/middle/4e4f9269t8d53c66c9bdd&690诺尔盖的季节风 

 

http://s10/middle/4e4f9269t8d53c87678d9&690

说不清明天的风

http://s7/middle/4e4f9269t8d53cab80566&690

 又请又冷的空气

 

http://s2/middle/4e4f9269t8d53cc62bbc1&690

大荒原

 

http://s10/middle/4e4f9269t8d53cf9a9fa9&690

 暴风雪扫过冻原

 

http://s15/middle/4e4f9269t8d53d268512e&690

歌声离我远去

 

http://s9/middle/4e4f9269t8d53d4bacf48&690

 从狼谷过来的孩子

 

http://s4/middle/4e4f9269t8d53d851d003&690

 歌声离我远去

 

http://s13/middle/4e4f9269t8d53db991a0c&690

 没有风的下午

  http://s2/middle/4e4f9269t8d5e1c4abe21&690

 风暴震动窗格

  

http://s2/middle/4e4f9269t8d5b3da328b1&690阿木柯山谷的二月

  

http://s11/middle/4e4f9269t8d5b39f5f75a&690

陌生人来

 

http://s1/middle/4e4f9269t8d53df35d6d0&690

西藏女孩

 

http://s12/middle/4e4f9269t8d53e306c87b&690

鸽子飞离分水岭

 
http://s15/middle/4e4f9269t8d53e6cd3ffe&690  陌生人

 

http://s13/middle/4e4f9269t8d5b4554972c&690穿越狼谷

 

http://s15/middle/4e4f9269t8d53ea20a93e&690

 风轻轻的吹过

 

http://s16/middle/4e4f9269t8d5b5d0d8cff&690背运带走的往事

  

http://s3/middle/4e4f9269t8d5b60ca0012&690

 带狗的男孩

 

http://s8/middle/4e4f9269t7489237b3097&690冬日的米拉山

 

http://s15/middle/4e4f9269t8d5b65eab89e&690风暴远去

 

http://s14/middle/4e4f9269t8d5b68a8a24d&690

寒冬

 

http://s5/middle/4e4f9269t8d5b6a056a84&690

 荒原雪后

 

http://s3/middle/4e4f9269t8d5b73af5102&690 枯草在寒风中摇曳

  

http://s7/middle/4e4f9269t7489258b5526&690

凝神冰原


http://s9/middle/4e4f9269t8d5b7d0368b8&690

 天际

 

http://s13/middle/4e4f9269t8d5e1508466c&690黄昏依旧

 

 

 

 

--------------------------------------------------------------------------------------                            每次看到艾轩的作品,我又想动笔了。——梅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