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尝试蓝靛染料,跟利斗妈妈学会了这一招!

第二天大早起来,利斗便带我上山,去看看妈妈种的蓝靛草。

终于看到了蓝靛草,很开心!

蜡染艺术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 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有时也掺和白蜡使用。
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
下面是利斗妈妈制作染料的方法:
制作染料:将很多蓝靛叶摘下来后,加水浸泡三四天后过滤,再加入草灰搅拌后浸泡几天,即成染料。但每次染布时,再取一斤制好的蓝靛加入半斤白酒调和后,倒入大缸内搅拌,待第二天看看泡泡是否变蓝色后,就可染了。

梅子事先做好图案并在图案上上了蜡的白布,利斗的妈妈帮着染。


每次浸染的时间为十分钟,取出涤干后,又放入染缸浸染十分钟,再取出涤干,如此反复,直到自己喜欢的颜色为止,颜色可深可浅,满意为止。



利斗取出后,用清水洗去浮色后阴干凉晒,干后便可退蜡了。


慢慢耐心等待之余,便与利斗妈妈合影一张,因为这一切成绩都与她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最后精彩时刻就要到来,因为我们都很迫切看到烫水退蜡后的效果。水不能太开了,慢慢翻搅,直看到蜡退掉为止。之前在学校处理这一步时,因使用的是直接染料,遇烫水颜色很快就会退掉,最后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此刻我们大家都在仔细观察蓝靛染料在烫水中是否退色。渐渐地,蜡退了,露出了原本布的白色,锅里的水颜色也没有被染,干干净净。成功了!我们都在喊叫着,顿时心里乐开了。呵呵~~


哈哈,一件稀世之作在此刻诞生了。我们的作品终于成功啦!!


再对比下面退蜡前的作品,上面那张蜡染作品的效果是不是很美啊。。。。。



(退蜡前的作品)


梅子和利斗高兴地在我们共同努力的作品前留影。

利斗决定做一张扎染,扎染比蜡染简单多了,只是很想看看最后的效果。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一起做。


又是一张好作品!村里的孩子也来帮忙,呵呵~~她们也很喜欢,因为在整个寨里,家家户户都染布,可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这么好看的花布呢。


与利斗妈妈合作非常愉快!来吧,小摄影师,给我们大家来张合影,让我们记住这难忘的一刻吧!
(顺便告诉大家:本文很多有梅子的照片,都是由利斗和村里的孩子用卡片机为我拍的,还不错吧)

我们的作品连村里的纺织能手,大姐大婶们看了都给予称赞。她们说以后可以尝试用我们的方法与她们的染色技巧结合起来,作出很多美丽的花布,来美化自己的生活。呵呵~~真是太好了!

以下这样的景色,在每家每户门前都能欣赏到,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还有啊,用木锤子不挺地锤打染好的布,直至布发亮起来,这样的景色也很美啊!
(用锤得发亮的布来制成服装是她们的一大特色)
(这是利斗的奶奶,每天都这样,呵呵~~真是很稀奇)

(利斗的妈妈)

好奇勤劳的我,呵呵~~
有意义的一天!喜欢!!!
(未完,待续)不知新浪怎么搞的,一篇完整的文章要分成几次发,累!只好麻烦朋友们分几次点击看了)
请看:善哄村之行(一)
(2009-10-08
00:23:20)
善哄村之行(三)
(2009-10-08
01:05:42)
善哄村之行(四)
(2009-10-08
01:10:00)
善哄村之行(五)
(2009-10-08
01:15:11)
善哄村之行(六)
(2009-10-08 01:19:09)
相关链接: 冰甜梅子的“蜡染梦”
(2008-12-14
23:01:46)
加载中,请稍候......